有一塊石頭,質(zhì)量為362g,問能否用量程為5N的彈簧測力計來測這塊石頭的重力.(g取10N/kg)

答案:略
解析:

解:362g=0.362kg,G=mg=0.362kg´ 10N/kg=3.62N3.62N5N,因此可以測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密度是寶石的重要參數(shù),是寶石主要鑒別依據(jù)之一.小明在山里拾到一塊漂亮的小石頭,他想測出小石頭的密度以初步鑒別是否為寶石.于是他用量筒、小杯子和水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請你按照小明的實驗思路,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1)在量筒內(nèi)盛適量的水,如圖甲所示;
(2)將小杯子
漂浮
漂浮
在盛有水的量筒內(nèi),如圖乙所示,則水面對應的示數(shù)為
44
44
cm3;
(3)把小石頭放入小燒杯里(水未進入杯里),如圖丙所示,則小石頭的質(zhì)量為
30
30
g;
(4)將小石頭從杯取出,浸沒于盛有水的量筒內(nèi),如圖丁所示,則小石頭的體積為
10
10
cm3
由實驗可知:小石頭的密度為
3×103
3×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我們都知道,石頭放在水中是要下沉的,那么,你見過能浮在水面上的石頭嗎?在我國的長白山的天池,就有這種石頭,這就是著名的長白山浮石.有資料顯示:浮石是由火山玻璃、礦物和氣泡所組成,浮石中的氣泡可達巖石總體積的70%以上,因而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這樣可以像船一樣浮于水面之上了.
康康在暑假里隨父母到了長白山游玩了天池.他也拾到了兩塊長白石,但當他將這兩石頭放入水中時,卻發(fā)現(xiàn)除了其中的一塊石頭能浮在水面上外,另外一塊石頭卻沉入了水底.于是他把這些石頭帶回家,做了以下探究過程.
(1)康康用天平測其能沉入水底的那一塊石頭的質(zhì)量,整個操作過程完全正確,所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6所示.用量筒測其這塊石頭的體積,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所測石頭的質(zhì)量為
43
43
克,體積為
40
40
厘米3,石頭的密度為
1.075×103
1.075×103
千克/米3
(2)由于路途遙遠,康康發(fā)現(xiàn)能浮在水面的那塊石頭破碎成了幾小塊,于是他利用天平和量筒,使用同上的測量方法,描繪出了破碎后的這幾小塊石頭的m-V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則:
①體積是4厘米3的石頭質(zhì)量是多少克?
②這些石頭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我們都知道,石頭放在水中是要下沉的,那么,你見過能浮在水面上的石頭嗎?在我國的長白山的天池,就有這種石頭,這就是著名的長白山浮石。有資料顯示:浮石是由火山玻璃、礦物和氣泡所組成,浮石中的氣泡可達巖石總體積的70%以上,因而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這樣可以像船一樣浮于水面之上了。

康康在暑假里隨父母到了長白山游玩了天池。他也拾到了兩塊長白石,但當他將這兩石頭放入水中時,卻發(fā)現(xiàn)除了其中的一塊石頭能浮在水面上外,另外一塊石頭卻沉入了水底。于是他把這些石頭帶回家,做了以下探究過程。

(1)康康用天平測其能沉入水底的那一塊石頭的質(zhì)量,整個操作過程完全正確,所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用量筒測其這塊石頭的體積,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所測石頭的質(zhì)量為________克,體積為________厘米3,石頭的密度為________千克/米3

(2)由于路途遙遠,康康發(fā)現(xiàn)能浮在水面的那塊石頭破碎成了幾小塊,于是他利用天平和量筒,使用同上的測量方法,描繪出了破碎后的這幾小塊石頭的m—V關(guān)系圖像(如圖7所示),則:

①體積是4厘米3的石頭質(zhì)量是多少克?

②這些石頭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009-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模擬試卷(一)物理卷 題型:計算題

我們都知道,石頭放在水中是要下沉的,那么,你見過能浮在水面上的石頭嗎?在我國的長白山的天池,就有這種石頭,這就是著名的長白山浮石。有資料顯示:浮石是由火山玻璃、礦物和氣泡所組成,浮石中的氣泡可達巖石總體積的70%以上,因而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這樣可以像船一樣浮于水面之上了。
康康在暑假里隨父母到了長白山游玩了天池。他也拾到了兩塊長白石,但當他將這兩石頭放入水中時,卻發(fā)現(xiàn)除了其中的一塊石頭能浮在水面上外,另外一塊石頭卻沉入了水底。于是他把這些石頭帶回家,做了以下探究過程。
(1)康康用天平測其能沉入水底的那一塊石頭的質(zhì)量,整個操作過程完全正確,所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用量筒測其這塊石頭的體積,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所測石頭的質(zhì)量為________克,體積為________厘米3,石頭的密度為________千克/米3

(2)由于路途遙遠,康康發(fā)現(xiàn)能浮在水面的那塊石頭破碎成了幾小塊,于是他利用天平和量筒,使用同上的測量方法,描繪出了破碎后的這幾小塊石頭的m—V關(guān)系圖像(如圖7所示),則:

①體積是4厘米3的石頭質(zhì)量是多少克?
②這些石頭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009-201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模擬試卷(一)物理卷 題型:計算題

我們都知道,石頭放在水中是要下沉的,那么,你見過能浮在水面上的石頭嗎?在我國的長白山的天池,就有這種石頭,這就是著名的長白山浮石。有資料顯示:浮石是由火山玻璃、礦物和氣泡所組成,浮石中的氣泡可達巖石總體積的70%以上,因而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這樣可以像船一樣浮于水面之上了。

康康在暑假里隨父母到了長白山游玩了天池。他也拾到了兩塊長白石,但當他將這兩石頭放入水中時,卻發(fā)現(xiàn)除了其中的一塊石頭能浮在水面上外,另外一塊石頭卻沉入了水底。于是他把這些石頭帶回家,做了以下探究過程。

(1)康康用天平測其能沉入水底的那一塊石頭的質(zhì)量,整個操作過程完全正確,所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用量筒測其這塊石頭的體積,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所測石頭的質(zhì)量為________克,體積為________厘米3,石頭的密度為________千克/米3

(2)由于路途遙遠,康康發(fā)現(xiàn)能浮在水面的那塊石頭破碎成了幾小塊,于是他利用天平和量筒,使用同上的測量方法,描繪出了破碎后的這幾小塊石頭的m—V關(guān)系圖像(如圖7所示),則:

①體積是4厘米3的石頭質(zhì)量是多少克?

②這些石頭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