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小亮同學做“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在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利用了力平衡的知識.
(2)弄清了實驗原理之后,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猜想:
A.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
B.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壓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小亮用一個表面平整的長木板、三邊帶鉤的木塊和一只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把實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
次數壓力接觸面木塊位置測力計示數
1一塊木塊木板面平放 
2一塊木塊木板面側放 
3一塊木塊木板面立放 
小亮同學的實驗可以驗證猜想C(填字母序號).
(3)同組的小莉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發(fā)現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wěn)定,很難讀數,其原因是很難保持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分析 (1)實驗中,摩擦力的大小是通過讀取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得出的,這是依據了二力平衡的原理,因此,要保持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才行;
(2)利用控制變量法,先找出表格中記錄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即可確定研究的因素.
(3)利用二力平衡的條件,通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來得到摩擦力的大小,因此是否能保持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是實驗過程中的關鍵.

解答 解:
(1)根據二力平衡的原理,只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才與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較小亮的三次實驗記錄可以看出,三次壓力的大小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平放、側放、立放時接觸面積的大小不同,所以小亮探究的是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
(3)由于在拖動木塊時,很難讓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才導致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穩(wěn)定,很難讀數;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 二力平衡;(2)C;(3)很難保持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點評 此題考查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要用到兩種研究方法:轉換法,通過測力計的示數即拉力的大小來反映摩擦力的大。豢刂谱兞糠,控制其他因素相同研究與不同因素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5.請畫出在水中靜止的木塊A,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物體也可以產生力
B.拿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為10N
C.手拍桌子時手會感覺到痛是因為桌子對手有力的作用
D.力只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滬杭高速鐵路已建成投入運營,標志著我省進入了高速鐵路時代.高速列車在軌道上運行時如子彈頭般穿梭而過,最高時速可達350千米(如圖).
(1)列車設計為子彈頭型,目的是減小阻力.
(2)若滬杭兩地高速鐵路線長是210km,某列車從杭州到上海用時45min,則它行駛的平均速度是280km/h.
(3)傳統(tǒng)的鐵路鋪枕木的作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路面的壓強,保護路基.
(4)乘客在站臺邊候車時,為什么站在離軌道一定距離的地方才能確保人身安全?答:高速列車駛過時,列車附近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人外側的大氣壓會把人推向火車造成危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某人將質量為20千克的貨物勻速提升3米.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該人對繩子的拉力F;
(2)拉力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為宣傳“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小華同學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車站點,他經常騎公共自行車去上學,某一次從家到學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則小華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35 m/sB.168.75 m/sC.2.25 m/sD.2.81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實例中,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
A.熱氣球升空B.高壓鍋煮飯C.用嘴吹脹氣球D.用吸管吸飲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高速航行的輪船如果靠得太近,兩船間的流速大于 (大于/小于)兩船外側的流速,所以兩船間的壓強小于 (大于/小于)外側的壓強,船體在非平衡 (平衡/非平衡)力作用下,會發(fā)生碰撞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是小李同學做“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的情景,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表示物體的重力,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兩次示數差(F1-F2)表示物體受到的浮力,若用ρ表示水的密度,排開水的重力大小等于ρg(V2-V1)(用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