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1.如圖1所示,用滑輪組提升礦井內重為7840N的物體M,汽車勻速前進了20m.此過程中,汽車拉力F所做的功W隨汽車運動的距離s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不計繩重和摩擦,動滑輪有重力.
(1)由圖可知,拉力F總共做的功W=80000J
(2)物體M上升的高度是10m.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多大?

分析 (1)由圖2知,汽車勻速前進20m,拉力F總共做的功;
(2)由圖1知,n=2,繩端移動的距離s=nh,據此求物體M上升的高度;
(3)求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答 解:
(1)由圖2知,汽車勻速前進20m時,拉力F總共做的功:W=80000J;
(2)由圖1知,n=2,因為繩端移動的距離s=2h,
所以物體M上升的高度:h=$\frac{1}{2}$s=$\frac{1}{2}$×20m=10m;
(3)有用功:W=Gh=7840N×10m=784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frac{{W}_{有}}{{W}_{總}}$×100%=$\frac{78400J}{80000J}$×100%=98%.
故答案為:(1)80000;(2)10;(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8%.

點評 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有用功、機械效率的計算,能從圖中得出相關信息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為ρ,他利用天平(含砝碼),一個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測量石英粉密度的實驗.下面是小明的實驗步驟:
(1)在調節(jié)天平時,發(fā)現指針尖對準分度標尺的情況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端調.
(2)用調好的天平測量空玻璃杯的質量m0,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游碼在稱量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空玻璃杯的質量m0=27.4g.
(3)給玻璃杯中裝適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該水平面對應杯壁處做標記,測量出玻璃杯和石英粉的總質量m1
(4)將石英粉全部倒出,給玻璃杯裝水至標記處,測量出玻璃杯和水的總質量m2
(5)寫出石英粉密度的表達式ρ=$\frac{{m}_{1}-{m}_{0}}{{m}_{2}-{m}_{0}}$ρ.(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6)這種測量方式所測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實際值小(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干燥的天氣里將毛衣摩擦過的氣球靠近頭發(fā),會看到如圖所示的令人驚奇的現象,這是由于氣球摩擦后帶電,會吸引不帶電的頭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的手搖式手電筒,筒內沒有電池,只要轉動手電筒的搖柄,燈泡就能發(fā)光. 以下設備與這種手電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發(fā)電機B.電動機C.汽油機D.柴油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小明站在電梯里,電梯以1m/s速度勻速向上運行,通過6m的路程需6s,他相對于電梯是靜止(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蘊含很多物理知識,向你說法正確的是( 。
A.跳高運動員跳起后,在慣性的作用下向上運動
B.鉛球離開手后飛行過程中,手的推力在對鉛球做功
C.800m賽跑中,運動員勻速通過彎道時,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
D.站在主席臺上宣誓的運動員代表受到的支持力與他對主席臺的壓力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在a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5A,將滑片P從a點移動到最右端的過程中,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隨電阻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則R=15Ω,電路消耗的最小功率為P=0.9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聲現象知識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波可以將人體內的結石擊成細小的粉末,這是利用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B.發(fā)生地震時,聲學儀器能接收到地震產生的超聲波從而確定地震的方位和強度
C.音樂家貝多芬失去聽覺后是利用骨傳導的方式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
D.演奏同一樂曲時,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fā)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為了研究圓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情況,某小組同學選用高度H、底面積S均不同的圓柱體A和B進行實驗.如圖所示,他們設法使圓柱體A逐步浸入水中,測量并記錄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接著僅換用圓柱體B重新實驗,并將全部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一中(實驗中容器內水均未溢出).
表一:
圓柱體實驗序號h(米)p(帕)圓柱體實驗序號h(米)p(帕)
A
H為0.4米
S為0.03米2
107000B
H為0.3米
S為0.05米2
707000
20.10720080.127400
30.20740090.187600
40.407800100.247800
50.507800110.308000
60.607800120.408000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7、8、9與10數據中p和h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圓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當h<H時,p隨h的增大而增大.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4、5與6或11與12數據中p和h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圓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當h≥H時,P不隨h而變化.
③由實驗序號3與8或4與10的數據及相關條件,發(fā)現兩圓柱體浸入水的過程中,存在h不同而p相同的現象.若用圓柱體A、B進一步實驗,請在表二中填入擬進行實驗的數據,使每一組實驗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相同.
表二
實驗組號hA(米)hB(米)
第Ⅰ組0.10
第Ⅱ組0.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