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星球大站》中,神鷹號太空船將來犯的天狼號擊中,聽到天狼號“轟”的一聲被炸毀,神鷹號宇航員得意地笑了。

你覺得這段描寫符合科學(xué)道理嗎?說出你的理由。

不符合科學(xué)道理,因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而太空中是真空,故無法聽到“轟”的聲響。 【解析】這段描述不符合科學(xué)道理。理由是:在太空中沒有空氣,因為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zhì)的,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天狼號爆炸發(fā)出的聲音根本無法傳到神鷹號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7-2018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第五章 透鏡及其運用單元測試 題型:填空題

常見的視力缺陷類型有近視眼和遠視眼,如圖所示是一位視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圖,他的視力缺陷類型是______,要矯正他的視力缺陷應(yīng)配帶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近視眼 凹透鏡 【解析】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的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應(yīng)佩戴發(fā)散透鏡,即凹透鏡進行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力與運動 檢測卷 題型:計算題

跳傘運動員在1000m的高空離開飛機勻速下降,到地面歷時3min20s,人和降落傘的總質(zhì)量為70kg。試問:(g=10N/kg)

(1)跳傘運動員(包括傘)在空中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2)跳傘運動員的速度有多大?

(1)700N;(2) 5m/s。 【解析】【解析】 (1)跳傘運動員(包括傘)在空中勻速下降,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阻力與人和降落傘的總重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阻力f=G總=m總g=70kg×10N/kg=700N。 (2)跳傘運動員的速度. 答:(1)跳傘運動員(包括傘)在空中受到的阻力為700N。(2)跳傘運動員的速度是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力與運動 檢測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的是同一木塊先后兩次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的“頻閃”照片。由圖可知,兩次實驗中,木塊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相等 【解析】兩次實驗中在相等時間內(nèi)小木塊的路程不相等,由v=知兩次實驗中,木塊的速度不相等;但是兩次實驗中小木塊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拉力與摩擦力相等,因為兩次實驗?zāi)Σ亮ο嗟龋岳σ蚕嗟取?/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人教版第二章《聲現(xiàn)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做聲源的是______;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nèi),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shè)想了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_____。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外,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后退,直至聽不見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通過實驗得到的現(xiàn)象如表所示,則待測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__________。

機械鬧鐘 B 泡沫塑料>衣服>錫箔紙。 【解析】(1)音叉和鬧鐘都能夠發(fā)出聲音,但鬧鐘的聲音穩(wěn)定且有規(guī)律,而音叉的聲音不穩(wěn)定,所以可以選擇鬧鐘作為聲源較為合適;(2)在鞋盒四周塞滿待測填充材料,這樣材料不同,但厚度相同,所以作用是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在第一種方案中,由于人耳聽到的響度無法測量,只能憑感覺判斷,沒有可靠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第二個實驗方案中,通過比較到鞋盒的距離判斷隔音效果,因為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人教版第二章《聲現(xiàn)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現(xiàn)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裝有噪聲監(jiān)測設(shè)備,若某一時刻裝置顯示的示數(shù)為50.62,這個數(shù)字的單位是________,當(dāng)有幾輛重型汽車并排通過時,顯示屏上的數(shù)據(jù)將會__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分貝 變大 【解析】試題分析: 噪聲的等級用分貝來表示,所以街道上的噪聲監(jiān)測設(shè)備上顯示的數(shù)字的單位為分貝,當(dāng)有幾輛重型汽車并排通過時,聲音的響度增加,故顯示屏上的數(shù)據(jù)將會變大。答案為:分貝;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人教版第二章《聲現(xiàn)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唐朝詩人李益有一首詩叫《喜見外弟又言別》,其中描寫道:“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從“問姓”中想起初見的“舊容”,可見聲音中有一種特性讓詩人喚起了十年前的記憶,這種特征是( )

A. 音調(diào) B. 響度

C. 音色 D. 振幅

C 【解析】選C.本詩的意思是:作者與弟弟在戰(zhàn)亂中離散,十年后在某處偶爾相逢,作者在與他互道姓名的聲音中,判斷出此人就是十年前離散的親弟.這里通過相關(guān)的詩句考查對聲音的品質(zhì)即音色的認識.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的特性決定的,而與其他因素?zé)o關(guān).作者正是根據(jù)聲音的這一特性來判斷闊別已久的弟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一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同步練習(xí) 題型:單選題

關(guān)于汽車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汽車運動時有慣性,靜止時沒有慣性

B. 汽車行駛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 汽車在急剎車時的慣性最大

D. 汽車行駛時、靜止時以及急剎車時的慣性一樣大

D 【解析】汽車的慣性是由汽車的質(zhì)量決定的,與汽車的速度無關(guān),因此汽車行駛時、靜止時以及急剎車時的慣性一樣大,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力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哪個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是50N( )

A. 一個小學(xué)生 B. 一輛汽車

C. 一支鉛筆 D. 一個裝滿書的書包

D 【解析】A. 一個小學(xué)生約35kg,重力約350N; B. 一輛汽車質(zhì)量約1000kg,重力約10000N; C. 一支鉛筆約10g,重力約0.1N; D. 一個裝滿書的書包質(zhì)量約5kg,重力約50N; 故D符合題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