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設計實驗探究溫度對小燈泡電阻的影響.

答案:
解析:

用伏安法可測出燈絲的電阻,取一額定電壓為6V的燈泡,分別測出兩端電壓為1V2V、3V、4V5V、6V時對應的電流,再分別用歐姆定律計算出燈絲的電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8、小明為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設計了下面的實驗步驟.步驟1:保持定值電阻R的阻值不變,閉合開關S后,改變R兩端的電壓,依次為2V、4V、6V,分別讀出并記錄對應于不同電壓下的電流表示數,觀察并比較每次電流表的示數的大小,并記入表格中.步驟2:保持每次定值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換用不同的定值電阻,使電阻成整數倍的變化,如5Ω、10Ω、15Ω,分別讀出并記錄對應于不同阻值的電流表的示數,比較每次的電阻值與電流值的乘積是否相等.
(1)“步驟1”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探究
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
(2)在“步驟1”中小明測得的數據如下表甲所示,請根據甲表中的數據在圖乙中畫出U-I圖象.分析圖象能得出結論:
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3)當在按“步驟2”操做,選一個“5Ω”的電阻時,測得電流表示數為0.2A,當換“10Ω”來做時,發(fā)現電流表的示數不是0.1A,(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你認為電流表的讀數將會是
大于
(選填“大于”或“小于”)0.1A,為達到實驗目的,應該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
1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4?青島)【何時更粘】
初春的早晨,曉麗去農貿市場買蜂蜜,售貨員將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曉麗發(fā)現蜂蜜向下流動得比較緩慢,不像流水那樣.“咦!淌得這么慢!”售貨員笑著說:“我的蜂蜜質量好,太粘了!”曉麗心想:“對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來,不同的液體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時好像不是這么粘呢?難道真是如同售貨員所說的質量好嗎?以前也是在這里買的呀!”
曉麗帶著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這樣的問題: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時大有時小呢?也就是說物質的粘性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曉麗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東西,這和磁鐵能吸住小鐵釘的現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燒磁鐵的實驗時發(fā)現溫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體的粘性又會怎樣呢?會不會也有相似的關系呢?
曉麗根據磁性與溫度的關系,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說:物質的粘性也可能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粘性越小.
也就是說,如果讓同一種液體從相同的斜面流下,溫度低時需要的時間長,溫度高時需要的時間短.
想到自己的假說,曉麗興奮起來,趕回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將蜂蜜分裝入三個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內,另一瓶放在微波爐加熱一會兒.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試管,讓爸爸媽媽幫忙,用三支滴管分別從三個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時、分別滴到同樣傾斜放置著的試管內壁上,觀察各滴蜂蜜流到試管底部的時間并進行比較.
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曉麗順利完成了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內 經微波爐加熱
溫度 較低 一般 較高
流淌時間 較長 一般 較短
曉麗和爸爸媽媽一起又用其它幾種物質做了相同的實驗,并對這些實驗現象進行了分析.
曉麗象科學家那樣得出了結論.
請你回答:
(1)曉麗得出的結論是:有些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它的粘性
越小
越小

(2)這一結論可以用下列的
B
B
圖象來表示.

(3)在上述探究過程中,曉麗運用了轉換法,通過這種科學方法,曉麗將不能直接測量的
粘性大小
粘性大小
轉換成可以測量的
流淌時間
流淌時間

(4)在上述探究過程中,曉麗經歷的探究思維程序是:
發(fā)現問題、
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
、
類比
類比
猜想
猜想
、
推斷
推斷
、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歸納分析、得出結論.
(5)請你解釋粘滯計的工作原理:將被測液體注入后,釋放砝碼.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碼向下運動,通過滑輪和繩子對圓柱體施加一個力,使圓柱體轉動.注入不同的液體,圓柱體轉動的速度不同,根據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較出液體
粘性
粘性
的大�。攲⑼环N液體加熱后注入,會發(fā)現圓柱體轉動的速度將變


(6)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上述結論的有關實例,如:
冬天花生油很難從瓶子里倒出來
冬天花生油很難從瓶子里倒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開封一模)2012年實驗加試中,有一道小燈的亮暗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的練習題.小雷于是找來額定電流小于0.6A,額定電壓是2.5V的燈泡,先后接在電源電壓恒為4.5V的電路中,按照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開始探究.
(1)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斷開
斷開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在
B
B
(選填“A”或“B”)端.
(2)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根據甲圖所示的電路圖,將圖乙所示實物圖連接完整.
(3)小雷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燈泡幾乎不發(fā)光,移動滑片P也不能改變燈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動變阻器的
A
A
、
B
B
.(選填“A、B”或“C、D”)接線柱接入了電路.
(4)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圖乙所示的電路繼續(xù)進行實驗.
①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使燈泡發(fā)光,測出燈泡的相關物理量,記錄和計算結果如下表:
次數 電壓/V
電流/A
電流/A
實際功率/W 電阻/Ω
1 1.6 0.20 0.32 8.00
2 2.5 0.24 0.60 10.42
3 2.8 0.26 0.73 10.77
②請將設計表格時遺漏的物理量和單位填入表格的空格處.
(5)小雷注意到燈泡的亮度變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結合表中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它的實際功率越
,小燈泡越亮.
(6)小雷在實驗結束后與同學們討論:
①有同學認為“用上表中燈泡的3次電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電阻更準確,這種說法錯誤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
溫度
溫度
對小燈泡電阻的影響.
②有同學用這些實驗器材來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你認為還需要如何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初二在學習完磁現象的知識之后小亮問爸爸要了一塊磁鐵,在家里進行了有關于磁現象的有關知識的驗證.吃飯的時間到了,他順手將磁鐵粘在正在燒水的煤爐煙囪上.吃晚飯,小明發(fā)現煙囪上的磁鐵掉到了地面上.
今天小亮將這個奇怪的現象告訴給好朋友小林,小林認為可能是煙囪的溫度較高造成的.“溫度對磁體的磁性的強弱有什么影響呢?”小亮問自己.
小林和小亮準備利用實驗來探究一下磁體的磁性強弱與磁體溫度之間的關系.他們準備加熱磁體,觀察磁體吸引鐵釘的數目的方法進行探究,并且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那么,實驗中將會看到什么現象呢?小林和亮都認為隨著加熱時間的增長,磁鐵吸引鐵釘的數目一定會減少.
他們進行了實驗,并獲得實驗記錄如下表:
加熱時間(分鐘) 1 2 3 4 5 6 7 8
掉落的鐵釘數(個) 2 5 8 14 20 30 50 78
他們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并獲得了實驗結論.
(1)、兩人得出什么結論
磁體的磁性隨磁體的溫度升高而降低
磁體的磁性隨磁體的溫度升高而降低

(2)在上述研究過程兩人經歷了怎樣的思維過程?(注意:一段一個思維環(huán)節(jié),個個思維環(huán)節(jié)組成了整個的探究過程.)
答:
發(fā)現現象
發(fā)現現象
、
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
、
設計實驗
設計實驗
、
現象預測
現象預測
、
進行實驗
進行實驗
分析論證
分析論證

(3)兩個人的探究結果在日常生產和生活在生產和生活中有用嗎?請你舉一個實際應用的實例.
家庭用的電飯鍋中利用此現象進行溫度控制
家庭用的電飯鍋中利用此現象進行溫度控制

(4)研究中兩個人還發(fā)現:鐵棒距離磁體越遠,受到磁體的吸引力就越�。麄兲岢隽恕按艌龅膹娙跖c距離磁體的遠近有關”的猜想.如何利用實驗驗證此觀點的準確性?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并說明可能產生的實驗現象.
實驗課題:磁場的強弱與距離磁體遠近的關系實驗方案:實驗可能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