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對活塞的壓力F/N | 注射器的刻度部分容積V/mL | ①有刻度線部分的長度/cm | 活塞的橫截面積S/cm2 | 大氣壓強的值p/Pa |
6.0 | 2.5 | 5 | 0.5 | ②1.2×105 |
分析 (1)明確實驗的原理,才能完成實驗步驟的補充.當(dāng)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所受的大氣壓力相等;
(2)注射器筒內(nèi)有空氣會使拉力變小,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測得的大氣壓會偏小;
(3)根據(jù)拉動甲、乙兩個注射器的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計算出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選擇;
(4)根據(jù)注射器的容積公式V=SL可以求出刻度部分的長度,與表中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①為有刻度部分的長度,并寫出物理量的符號和單位;已知測得的大氣壓力和活塞面積代入公式p=$\frac{F}{S}$可算出大氣壓強的大。
(5)如果活塞與注射器內(nèi)壁間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時,拉力F大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從而影響測量結(jié)果.
解答 解:(1)將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排盡筒內(nèi)的空氣.
當(dāng)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大氣的壓力剛好平衡,因此需要記錄此時的示數(shù);
(2)如果筒內(nèi)空氣沒有排盡,拉力的測量值會偏小,根據(jù)公式p=$\frac{F}{S}$可知,導(dǎo)致測得的大氣壓值偏小;
(3)因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
當(dāng)大氣壓約為100000Pa,當(dāng)面積為2cm2,即0.0002m2時,
由p=$\frac{F}{S}$,可得F=p=100000Pa×0.0002m2=20N,
因為已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
所以實驗時應(yīng)選用甲注射器,理由是拉動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4)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注射器容積V=2.5mL=2.5cm3,活塞面積S=0.5cm2,
根據(jù)注射器的容積公式V=SL可得,刻度部分的長度:L=$\frac{V}{S}$=$\frac{2.5c{m}^{3}}{5cm}$=5cm,
與表中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①處應(yīng)為:刻度部分的長度L/cm;
已知大氣壓力F=6N,活塞面積S=0.5cm2,
所測大氣壓強:p=$\frac{F}{S}$=$\frac{6N}{0.5×1{0}^{-4}{m}^{2}}$=1.2×105Pa,故表格②處應(yīng)填:1.2×105.
(5)由計算結(jié)果可知,求得的大氣壓的數(shù)值大于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原因可能是活塞與注射器內(nèi)壁間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時,拉力F大于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從而使測量值偏大.
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0N,是活塞與筒壁的摩擦力F1,所以,大氣對活塞產(chǎn)生的壓力實際為F′=F-F1=6N-1.0N=5N,
乙同學(xué)計算出的大氣壓強p′=$\frac{F′}{S}$=$\frac{5N}{0.5×1{0}^{-4}{m}^{2}}$=1.0×105Pa.
故答案為:(1)排盡筒內(nèi)空氣;剛開始滑動;(2)偏;(3)甲;選用乙注射器所測大氣壓力超過測力計的量程;
(4)有刻度線部分的長度/cm;1.2×105Pa;(5)活塞與筒壁之間存在摩擦力;取下注射器頂端的橡皮帽;1.0×105Pa.
點評 利用注射器測量大氣壓時,用到的公式是p=$\frac{F}{S}$所以要分別測大氣壓力F和活塞的橫截面積S.利用二力平衡可通過彈簧測力計測出大氣壓力,利用幾何知識可得出活塞的面積S,便可求出大氣壓的值了.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shù) | 表面狀況 | 壓力/N | 木塊的速度/(m/s-1) | 摩擦力/N |
1 | 木塊--木板 | 2.0 | 0.1 | 0.6 |
2 | 同上 | 4.0 | 0.1 | 1.2 |
3 | 同上 | 4.0 | 0.2 | 1.2 |
4 | 木塊---砂紙 | 2.0 | 0.1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次數(shù) | 物體的重力 G/N | 提升高度 h/m | 拉力 F/N |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 機械效率 η |
1 | 2 | 0.1 | 1 | 0.3 | 66.7% |
2 | 3 | 0.1 | 1.4 | 0.3 | 71.4% |
3 | 4 | 0.1 | 1.8 | 0.3 | 74.1% |
4 | 2 | 0.1 | 1.5 | 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