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罩內(nèi)的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罩內(nèi),聽到聲音又逐漸變大,這個現(xiàn)象說明( )

A.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B. 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

C. 空氣阻斷了聲音的傳播

D. 玻璃罩阻斷了聲音的傳播

A 【解析】試題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用傳聲的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把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抽出,傳聲的介質(zhì)逐漸減少,所以聽到聲音逐漸減小,推理得出,把空氣抽凈,即玻璃罩內(nèi)是真空時不能聽到聲音,得出結(jié)論為:真空不能傳聲.逆向思考:傳聲就不能真空,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吉林省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物理模擬六 題型:簡答題

我國最大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三峽庫區(qū)的氣溫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夏天會下降2℃左右,而冬天將升高2℃左右,請你解釋會發(fā)生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

因為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大,夏天,在同樣吸熱的情況下,水的溫度升高的少,而在冬天,在同樣放熱的情況下,水的溫度下降的少。 【解析】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的特點解釋水庫對周圍氣溫的影響。 由于水的比熱容與泥土沙石相比較大,在夏天同樣吸熱的情況下,水溫升高的低,而冬天同樣放熱的情況下,水溫又降低的少,故對周圍氣溫有較大的影響,造成三峽庫區(qū)的氣溫夏天會下降2℃左右,而冬天將升高2℃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吉林省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物理模擬題 題型:單選題

對于家庭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如果發(fā)生了觸電事故,要立即切斷電源

B. 若沒有保險絲,可用細銅絲代替

C. 控制家用電器的開關(guān)應該安裝在零線上

D. 使用試電筆時,手千萬不要接觸筆尾金屬體

A 【解析】A. 如果發(fā)生了觸電事故。要立即切斷電源,使接觸者盡快脫離電源,故A正確;B. 當電路中有過大電流通過時,保險絲發(fā)熱自動熔斷,切斷電路,從而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如果用銅絲代替,因銅絲的熔點高,就起不到保護電路的作用,故B錯誤;C. 控制家用電器的開關(guān)應安裝在火線上,故C錯誤; D. 使用試電筆時,手必須要接觸筆尾金,故D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春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7章7.2 彈力 力的測量課時訓練題 題型:單選題

在下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圖是 ( )

A. B. C. D.

B 【解析】彈力的產(chǎn)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相互接觸且發(fā)生彈性形變。 由圖可知:AC中兩個球都相互接觸,但它們之間并沒有相互擠壓的作用,也就不能發(fā)生彈性形變,所以不能產(chǎn)生彈力。 D無法確定兩個球之間有沒有擠壓作用,所以也就無法確定有沒有彈力,。 B中兩個小球所受的重力與繩子的拉力沒有在同一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所以這兩個小球都受到了對方的合力作用,從而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彈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習題:第一節(jié)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題型:單選題

在花樣游泳項目中,運動員可以在水下聽到水中音響所發(fā)出的動聽的音樂,這說明( )

A. 水能發(fā)出聲音

B. 水能傳播聲音

C. 聲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的速度快

D. 人在水中聽聲能力會變強

B 【解析】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因此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中在水中也能聽到音樂聲,是因為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 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習題:第一節(jié)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題型:填空題

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過  程:聲波傳到耳朵引起____振動,然后通過____傳到大腦,這樣我們便聽見了聲音.

鼓膜 聽覺神經(jīng) 【解析】聲音會引起耳朵鼓膜的振動,此振動經(jīng)過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jīng),再傳給大腦,所以人最后會聽到聲音. 故答案為:鼓膜;聽覺神經(j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12章簡單機械第2節(jié)滑輪同步訓練題 題型:單選題

山間公路往往環(huán)繞山坡盤山而上,這樣可以使上山的汽車( )

A. 提高功率 B. 減小所需牽引力

C. 提高機械效率 D. 減小所需的功

B 【解析】由于不知道時間,所以不能確定功率的大小,故A錯誤;盤山公路相當于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同時越費距離,所以這車輛向上行駛可以減小汽車所需牽引力,也就是減小了阻力,故B正確;山高一定,車行駛到山頂,做的有用功是一樣的,但盤山公路修成環(huán)繞山坡的盤山路線,車做的功會增大,所以在斜面高一定時,斜面越長,斜面越緩,機械效率越低,故CD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習題:第四節(jié)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題型:實驗題

平均速度的測量

實驗原理:____.

測量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實驗原理可知,需要測量物體運動的____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___.

測量儀器:測量長度需要用____(或米尺等),測量時間需要用____(或鐘表、電子表等).

_v=__. 路程 時間 刻度尺 機械停表 【解析】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實驗原理即通過計算平均速度; 需要測量測量物體運動的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測量儀器:測量長度需要用刻度尺(或米尺等),測量時間需要用機械停表(或鐘表、電子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qū)2018屆九年級4月學習能力診斷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物體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是它們的s-t圖像,觀察者位于P處,t=0時,乙物體經(jīng)過P處,t=2秒時甲物體也經(jīng)過P處,則甲從經(jīng)過P處到追上乙所用時間t甲和通過的路程s為( )

A. t甲=3秒,s=15米

B. t甲=3秒,s=25米

C. t甲=5秒,s=15米

D. t甲=5秒,s=25米

A 【解析】由圖可知,v甲=5m/s,v乙=3m/s, 乙物體經(jīng)過2秒走過的路程為6m,故加追上以所需時間t甲==3s, 通過的路程s甲=t甲=5m/s3s=15m.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