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有關光的現象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折射現象
B.陽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現電線桿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經常在太陽光下曬曬衣物,可以起到殺菌消毒作用
D.不管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反射角總等于入射角

分析 A、光從空氣射向水面,在水面上發(fā)生反射,使水波看起來波光粼粼;
B、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C、紫外線的用途: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消毒作用;
D、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管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 解: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是由于光在河面發(fā)生了反射而形成的,故本選項錯誤.
B、陽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現電線桿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本選項正確.
C、紫外線有消毒作用,太陽中有紫外線,經常在太陽光下曬曬衣物,可以起到殺菌消毒作用.故本選項正確.
D、不管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反射角總等于入射角.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線傳播、紫外線的用途等.做這種光學綜合題,要采用逐一分析方法,逐個分析,逐個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量的多少與電阻大小的關系:在兩個相同的燒瓶中盛著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煤油,煤油中都浸泡著一段金屬絲,甲燒瓶中的金屬絲是銅絲,電阻比較小,乙燒瓶中的金屬絲是鎳鉻合金絲,電阻比較大.
(1)通電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乙燒瓶中溫度計的示數大,表明其它條件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2)本實驗使用了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通過兩段金屬絲串聯的方式,控制電流大小及通電時間相同;還使用了轉換的科學方法:實驗中通過觀察煤油溫度的變化來判斷電阻產生熱的多少.
(3)小明想把該裝置改成探究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裝置,則他應將其中一個燒瓶中的煤油換成質量相同的水,將甲燒瓶中的銅絲換成與乙燒瓶中鎳鉻合金絲的電阻相等的鎳鉻合金絲,并將兩個燒瓶中的金屬絲做絕緣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常溫下,純水的密度值是( �。�
A.0.8×103千克/米3B.0.9×103 千克/米3
C.1.0×103千克/米3D.1.03×103 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R=UI,連接電路時,電流表應串聯在被測電路中,電流是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如圖所示電流表的示數為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用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實驗中,在連接電路時,應把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串聯”或“并聯”),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選填“正”或“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乘“神州十號”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飛行時,以飛船為參照物可以認為他們是靜止的,這時他們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他們的質量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羊湖上,扎西同學坐在前行的小船內,若說他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湖岸B.C.湖水D.岸邊的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敏家新買了一口電飯鍋,如圖甲所示,通過檢查說明書,發(fā)現電飯鍋工作時有兩種狀態(tài):一種是煮飯時的加熱狀態(tài);一種是飯熟了以后的保溫狀態(tài).圖乙電飯鍋的化簡電路圖,R1是電阻,R2是加熱用的電熱絲,S是自動開關,在飯煮熟時,會自動斷開.
(1)自動開關S接通或斷開時,電飯鍋分別處于哪種狀態(tài)?說明理由
(2)要使R2在保溫狀態(tài)下的功率是加熱狀態(tài)下功率的136,R1與R2應滿足什么關系?
(3)小敏發(fā)現電飯鍋銘牌標明加熱時的額定功率是1750瓦,則R2多大?保溫時R2兩端電壓多大?
(4)小敏為媽媽準備泡腳水.由于自來水的水溫較低,小敏將2千克水先在電飯鍋中加熱6分鐘,然后與另外4千克自來水一起倒入水桶中,經過測量桶中的水溫升高了20℃(假設熱水與冷水混合過程中能量無損失).請計算電飯鍋的熱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一盛水的容器,容器內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為0.15米,A、B、C為容器中的三點,已知A、B兩點位于同一水平高度,A點距容器底部的豎直距離為0.1米,則A點受到水的壓強為490帕,B點受到水的壓強小于C點受到水的壓強(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將容器移到斜面上后,A、B、C三點受到水的壓強最小的是A點(假設A、B、C仍處于水面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