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圖所示滑輪組成滑輪組提升重物G,要求三段繩子承擔物重,動力方向向下.請在圖中畫出繩的繞法.

答案:
解析:

作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4、(1)如圖所示,試在甲、乙兩個“O”內(nèi)選填“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符號,使兩燈組成并聯(lián)電路.(如圖1)
(2)在杠桿上的A點掛一重物,在C點對杠桿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在圖中所示的位置.試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和力臂,(如圖2)
(3)用滑輪組提升重1000N的物體A,如果每個滑輪重100N,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0N.請在圖中畫出繞繩方法.(如圖3)
(4)小虎同學設(shè)計制作選答器模型如圖:一個問題有兩個可選擇的答案(a)(b)與它們對應的燈分別由兩個開關(guān)控制,選擇那個答案就閉合那個開關(guān),使對應的燈亮,請用線連接.(如圖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鉤碼重力G,按圖所示組裝好器材,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用刻度尺分別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在物體靜止時讀出拉力的大小F,下表是他記錄的一組數(shù)據(jù)
 鉤碼總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2  0.05 0.4   0.15
(1)實驗中拉動鉤碼上升時應
勻速
勻速
拉動測力計;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
η=
W有用
W
×100%
η=
W有用
W
×100%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滑輪組對鉤碼做的有用功為
0.1
0.1
J,總功為
0.06
0.06
J
(3)對以上兩個計算結(jié)果進行比較,其不合理之處是
W有用>W(wǎng)
W有用>W(wǎng)
;結(jié)合圖1彈簧測力計放大圖,可知小強的錯誤是
進行測力計的讀數(shù)時,讀錯分度值
進行測力計的讀數(shù)時,讀錯分度值

(4)同組的小華多用了一個相同的滑輪組成了圖2所示的滑輪組來提升相同的鉤碼時,發(fā)現(xiàn)更省力,那么用小華的方法測出的機械效率比小強的將
偏小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不變”),其原因是
相同有用功時,額外功更多
相同有用功時,額外功更多
.(不計繩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試在甲、乙兩個“O”內(nèi)選填“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符號,使兩燈組成并聯(lián)電路.(如圖1)
(2)在杠桿上的A點掛一重物,在C點對杠桿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在圖中所示的位置.試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和力臂,(如圖2)
(3)用滑輪組提升重1000N的物體A,如果每個滑輪重100N,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0N.請在圖中畫出繞繩方法.(如圖3)
(4)小虎同學設(shè)計制作選答器模型如圖:一個問題有兩個可選擇的答案(a)(b)與它們對應的燈分別由兩個開關(guān)控制,選擇那個答案就閉合那個開關(guān),使對應的燈亮,請用線連接.(如圖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試在甲、乙兩個“O”內(nèi)選填“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符號,使兩燈組成并聯(lián)電路.(如圖1)
(2)在杠桿上的A點掛一重物,在C點對杠桿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平衡在圖中所示的位置.試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和力臂,(如圖2)
(3)用滑輪組提升重1000N的物體A,如果每個滑輪重100N,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0N.請在圖中畫出繞繩方法.(如圖3)
(4)小虎同學設(shè)計制作選答器模型如圖:一個問題有兩個可選擇的答案(a)(b)與它們對應的燈分別由兩個開關(guān)控制,選擇那個答案就閉合那個開關(guān),使對應的燈亮,請用線連接.(如圖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