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如圖1電流表接0-0.6A的量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0.14A.
(2)如圖,用滑輪組將物塊從位置A勻速拉到位置B,請再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物塊移動的距離為3.10cm,若此時繩自由端所用拉力為10N,則拉力所做的功為0.93J,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18N,則摩擦力所做的功為0.558J

分析 (1)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時,先要明確電流表選擇的量程和對應的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指針所在刻度相垂直.
(2)承擔拉力的繩子段數(shù)越多越省力,所以此題應從動滑輪繞起.找一個點進行研究,在進行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據(jù)功的計算公式計算出拉力和摩擦力做的功即可.

解答 解:(1)已知電流表選擇的是0~0.6A量程,對應的分度值為0.02A,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4A.
(2)要最省力,需從動滑輪繞起,依次通過定滑輪、動滑輪.如圖所示:

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以物塊右邊的邊為準,開始在45.00cm處,最后在41.90cm處,所以物體運動的距離為45.00cm-41.90cm=3.10cm
由于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所以s=3s=9.30cm.
故拉力做的功是WF=Fs=10N×0.093m=0.93J;
故摩擦力做的功是:Wf=fs=18N×0.031m=0.558J;
故答案為:(1)0.14;(2)3.10;0.93;0.558;

點評 此題考查了有關(guān)測量儀器的讀數(shù)、滑輪組的繞法和功的計算.考查得比較全面,是一道綜合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
(1)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白紙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比較像和物的大。@里用到了替代方法.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樣大小未點燃的蠟燭放在點燃的蠟燭附近并移動,使它跟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手中的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未垂直于水平桌面.
(3)他經(jīng)過思考調(diào)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到鏡面的距離和點燃的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用白紙放在像位置時,在白紙上沒有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180N的泥桶,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若工人在5s內(nèi)將泥桶勻速提高了2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求:
(1)工人使用滑輪組時做的有用功、拉力做的總功.
(2)工人拉繩子的力.
(3)如果用這個裝置同時提3個同樣的泥桶,工人拉繩子的力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利用銅和鋁制造電線,如果要求制造的電線長度相同,并且用材料質(zhì)量相等,那么,制造出來的銅線和鋁線的粗細之比為(ρ=8.9×103kg/m3,ρ=2.7×103kg/m3)( 。
A.27:89B.1:1C.89:27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甲、乙、丙三種實心物體,它們之間的質(zhì)量和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質(zhì)量的甲、乙、丙三種物體中,體積最小的是甲.
(2)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之間的密度比是8: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圖我國設計的“中華月球車”今年已經(jīng)登陸月球.
(1)物體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僅為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重力的$\frac{1}{6}$,月球車的質(zhì)量為120kg,它在月球表面的質(zhì)量為120kg,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為200N.
(2)月球車裝有6個輪子,輪子刻花紋,輪子每隔一段就會有一個鋸齒形的棘爪(就像是兔爪上的指甲)能牢牢抓住月面,月球車輪子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方法來增大它對月面的摩擦力.月球車上的相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能成呈現(xiàn)逼真的畫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里,分別裝有兩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只知道一杯是鹽水,另一杯是水.提供的器材還有:細線,托盤天平(已調(diào)平,不含砝碼)、彈簧測力計、木塊、石塊、量筒.請你根據(jù)學過的密度知識,在不破壞儀器和不能用嘴品嘗的情況下,鑒別出哪一杯裝的是鹽水,哪一杯裝的是水?寫出簡要的實驗方法和鑒別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小涵同學在一張白紙上畫一片草地,草地上畫一個小洞,將一個小球放在圖中草地上.分別進行以下操作:(1)紙板不動,將小球拉到“洞”中;
(2)保持小球不動,拉動紙板,使小球進入“洞”中.兩種情況下小球的運動結(jié)果相同(填“相同”或“不同”),請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來說明小球的運動情況不同的地方是以地面為參照物,1中小球是運動,2中小球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位科學家在做一個實驗時,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一個新元素存在的證據(jù).這位科學家第一步應該( 。
A.首先將這一發(fā)現(xiàn)公布
B.用同樣的條件重復實驗
C.尋找其他的新元素
D.等待看其他科學家是否發(fā)現(xiàn)同樣的證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