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6分)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U總=3U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3.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點M,且只閉合開關S1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U,電流表的示數(shù)I1為0.8A;將滑片P置于最右端,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3/4)U,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R2消耗的電功率P2為2.7W。求:
(1)當S1、S2均閉合后,要想使整個電路為并聯(lián)電路,只需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調到______端(填“A”或“B”);
(2)電流表的示數(shù)I2?
(3)R1、R2各是多少?
(4)整個電路中的最大功率?
【答案】(1)A;(2)0.3A;(3)30;10Ω(4)
【解析】試題分析:(1)當S1、S2均閉合后,要想使整個電路為并聯(lián)電路,則此時R1和R2已經構成并聯(lián),所以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該為最小值,而圖中滑動變阻器最小值為滑片P在A位置;(2)P置于中點M,且只閉合開關S1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U,電流表的示數(shù)I1為0.8A;得I1=U/(R3/2); P置于最右端,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3/4)U,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得I2=(3U/4)/R3;可得I1:I2=8:3;已知I1=0.8A;所以I2=0.3A;(3) 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R2消耗的電功率P2為2.7W,則R2=P2/I22=2.7W/(0.3A)2=30Ω;由串聯(lián)分壓可得滑片P置于最右端,閉合開關S2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3/4)U,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時,R2兩端電壓為3U-(3/4)U=(9/4)U,即R3:R2=1:3,R2= 30Ω;所以R3="10Ω;" 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點M,且只閉合開關S1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U,電流表的示數(shù)I1為0.8A時,此時電路為R3/2與R1串聯(lián);R1兩端電壓為3U-U=2U;由串聯(lián)電路電壓之比等于電阻之比得R1=10Ω;此時電流為0.8A,故電源電壓U電源=0.8A×(5Ω+10Ω)=12V(4)整個電路最大功率為電流最大時,而電流最大時應該是電阻最小時,即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A處且同時閉合S1、S2時,即P最大=P1+P2=(12V)2/10Ω+(12V)2/30Ω=19.2W.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的觀點加以解釋的是( )
A. 春天,柳絮飛舞 B. 夏天,玉蘭飄香
C. 秋天,落葉紛飛 D. 冬天,瑞雪飄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噪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C.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見聲音
D.聲音的傳播速度在固體中一定比在液體中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爆米花是將玉米放入密閉的鐵鍋內,邊加熱邊翻動一段時間后,當鐵鍋突然打開時,隨著“砰”的一聲,玉米變成玉米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玉米粒主要通過與鐵鍋間的熱傳遞,使其內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過翻動鐵鍋對其做功,使其內能增加
C.玉米粒內水份受熱膨脹對粒殼做功爆開,內能不變
D.玉米粒內水份受熱膨脹對粒殼做功爆開,內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勻速提起1200N的重物,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500W,繩子的自由端向下拉的速度為3m/s,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為N1,不計繩重和摩擦。
(1)滑輪組中有幾股繩子承擔重物?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3)若用此滑輪組勻速提起2400N的重物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為N2,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若N1:N2=5:1時,人的重力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束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照到墻上的E點.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墻上的F點,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平面鏡不動,入射點不變,減小入射角
B.入射光不動,將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定距離
C.入射光不動,將平面鏡逆時針轉動適當角度
D.入射光不動,將平面鏡順時針轉動適當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一握力計的電路示意圖,a、b、c、d四個接線柱,電表及一定值電阻R0未畫出,金屬板N固定不動,金屬板M可帶動金屬片P滑動,從而與R構成滑動變阻器,若彈簧的電阻不計,電源電壓保持不變,要求握力增大時,電表的示數(shù)也增大,則a、b之間應接入 ,c、d之間應接入 .(選填“定值電阻”、“電流表”或“電壓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在豎立的玻璃板前A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后B處出現(xiàn)蠟燭的像.
(1)實驗中選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做實驗的原因是 .
(2)某同學選擇與A處蠟燭外形相同的另一根蠟燭,將其在玻璃板后移動,直到與B處的像完全重合,他這樣做是想驗證 .此研究方法叫做 。
(3)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時,它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該實驗在 (明/暗)環(huán)境下效果更好。
(4)小明拿走蠟燭A、B,換上棋子,再將棋子橫放,這時他看到的應該是圖中的 種情形。
(5)某次實驗操作時玻璃板的位置被移動了,板后的棋子B無法與板前棋子A的像重合. 產生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是 。小轎車內物品在前擋玻璃里所成的像在車子的 (正前方/偏上方/偏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