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如圖甲所示,投出去的籃球在空中飛行,若不考慮空氣的作用,畫出籃球所受力的示意圖.
(2)如圖乙所示,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物體A所受力的示意圖.

分析 (1)不計空氣阻力,空中飛行的物體只受重力作用;然后根據(jù)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并過重心表示出重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2)首先分析物體靜止在斜面上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物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及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在作圖時,可以將三個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

解答 解:(1)因不計空氣阻力,所以空中的籃球只受重力作用,過球心做豎直向下的力,即重力G;如圖所示:

(2)過A的重心分別沿豎直向下、沿斜面向上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分別用G、f和F表示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如下圖所示: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有關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在作圖時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壓力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壓的物體,摩擦力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馬德堡半球實驗是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最先測出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是托里拆利,他在實驗中測出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是76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甲乙兩個容器中裝入質量相同的水,如果在兩個器的底部分別鉆一個相同的小孔,讓水從中流出,哪個容器中的水會先流完?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3.(1)畫出圖甲中一束平行光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

(2)畫出圖乙中勻速下滑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的示意圖.
(3)畫出圖丙中作用在螺絲刀上的力F的力臂L.
(4)標出圖丁中通電導線管的N、S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如圖1所示是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A.如圖1所示,當拉著物塊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1所示,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1.6N;
B.小明同學認為實驗有待改進,因此,他將上述實驗按下列順序改逬:由如圖2甲圖改為乙圖,這種操作的好處有:
①實驗中不必控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操作方便②彈簧測力計相對靜止,示數(shù)穩(wěn)定便于讀數(shù)
C.操作過程中,寶寶同學認為還可以將乙圖改進成丙圖,這樣改進的目的是:方便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踢到空中的足球突然全部外力消失,足球將( �。�
A.立即下落B.向前飛行一段距離后落向地面
C.做勻速直線運動D.立即停止運動,靜止在空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甲在裝修房屋時,工人師傅常用一根灌有水的透明塑料軟管,在與水面相平的位置做上記號,確定同一高度的兩點,這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如圖乙所示為一種防滑拖鞋,鞋的底面有許多小吸盤,行走時吸盤被擠壓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氣,由于大氣壓的存在產生了更大的壓力,從而達到了防滑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重垂線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重力的計算公式是:G=mg.其中g=9.8N/Kg,表示的物理意義是: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是9.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對于“力與運動的關系”問題,歷史上經歷了漫長而又激烈的爭論過程,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在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其核心含義是(  )
A.物體只要運動就需要力的作用
B.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物體就會慢慢停下來
C.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