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當G=2N,m=1kg時,分析數據可知:
第0.3s內的距離為0.03m+(0.03m-0.01m)=0.05m;
當G=2N,m=2kg時,第0.4s內通過的距離為0.025m+(0.025m-0.015m)=0.035m;
故答案為:0.05; 0.035;
(2)小明用鉤碼通過細線拉動小車,而不是使用彈簧測力計,這樣做便于控制對小車的拉力一定;
(3)太陽帆的面積S=(2000m)
2=4×10
6m
2,
所以太陽帆所受的光壓力F=2.5×10
-6N/m
2×4×10
6m
2=10N,
由表中數據可得,當質量為m=1kg的物體所受力F=G=1N時,第0.1s內運動了0.005m,第0.2s、0.3s、0.4s內等運動的距離依次增加了0.01m;當質量為m=1kg的物體所受力F=G=2N時,第0.1s內運動了0.005m×

=0.01m,第0.2s、0.3s、0.4s內等運動的距離依次增加了0.01m×

=0.02m;當質量為m=2kg的物體所受力F=G=2N時,第0.1s內運動了0.005m×

=0.005m,第0.2s、0.3s、0.4s內等運動的距離依次增加了0.01m×

=0.01m.
所以質量為m=5t=5×10
3kg的太陽帆航天器在光壓力F=10N時,第0.1s內運動0.005m×

,第0.2s、0.3s、0.4s內等運動的距離依次增加了0.01m×

,
所以從靜止開始運動1天t=24×3600s=86400s=0.1s×864000后,太陽帆航天器經過的總路程約是0.005m×

+(0.005m×

+0.01m×

×1)+(0.005m×

+0.01m×

×2)+(0.005m×

+0.01m×

×3)+(0.005m×

+0.01m×

×4)+…+【0.005m×

+0.01m×

×(864000-1)】=

{0.005m×

+【0.005m×

+0.01m×

×(864000-1)】}×864000=7464960m.
答:經過的總路程為7464960m.
分析:(1)由于紙帶的運動速度不同,兩點之間的距離可能不相等.當紙帶從靜止開始運動時,剛開始速度小,紙帶上點之間的距離小,隨后速度增大,每增加0.1s,點之間的距離增加相同距離.
(2)在受力大小相等時,彈簧的形變要大于細線的形變,對小車不好控制;
(3)利用太陽帆的邊長,求出其面積,即可利用每平方米受到的光壓求出太陽帆所受的壓力;由表中數據可總結出物體運動情況和其質量及所受力情況的關系.
點評:本題借助打點計時器的點的分布,來考查物體的運動情況,相鄰的兩點距離是解題的關鍵,難點是求太陽帆航天器經過的路程,從當質量為m=1kg的物體所受力F=G=1N時,第0.1s內運動了0.005m,第0.2s、0.3s、0.4s內等運動的距離依次增加了0.01m;再分析當質量為m=1kg的物體所受力F=G=2N時,依次分析,本題難度相當大,解題過程中一定要認真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