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小王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如圖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1.0cm.
(2)他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點燃蠟燭后,他還應調(diào)整火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為了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調(diào)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1乙),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填寫像的性質(zhì));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靠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4)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到某一位置時,小王看到如圖2所示的現(xiàn)象,此時凸透鏡所成的像(A)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填寫像的性質(zhì)),這是因為蠟燭放在了凸透鏡的一倍焦距范圍內(nèi),若小王同學移到B點,而透鏡及蠟燭的位置不變,那么他不能(選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像(A).
(5)實驗中,當小王用白紙遮掉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時,光屏上成像的情況是C
A.只出現(xiàn)燭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現(xiàn)燭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變暗些     D.成像情況像不受任何影響.

分析 (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為凸透鏡的焦距;
(2)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須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3)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其應用之一: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根據(jù)物近像遠像變大的原理做出解答;
(4)物體在透鏡一倍焦距以內(nèi)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像物在透鏡的同側(cè),眼睛在透鏡另一側(cè)才能觀察到虛像;
(5)用白紙遮掉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時,它仍然是一個凸透鏡,讓然能成完整的像.

解答 解:(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f=41.0cm-30.0cm=11.0cm;
(2)根據(jù)實驗的要求,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須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3)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即2f>u>f時,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物體遠離透鏡,那么,像就會靠近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就要靠近透鏡;
(4)小王看到如圖2所示的現(xiàn)象,此時凸透鏡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物體在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
若小王同學移到B點,而透鏡及蠟燭的位置不變,那么他不能觀察到像;
(5)用白紙遮掉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時,它仍然是一個凸透鏡,讓然能成完整的像,只是透過的光線較少,像要暗一些,故選C.
故答案為:(1)會聚;11.0;(2)同一高度;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倒立;放大;實;投影儀;靠近;(4)放大;虛;一倍焦距;不能;(5)C.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凸透鏡焦距的確定及成像規(guī)律和實際應用,屬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和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難度不大,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前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要讓燈L1和燈L2組成串聯(lián)電路,則應只閉合開關S3,要讓燈L1和燈L2組成并聯(lián)電路,則應閉合開關S1、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OE、OF和OG是射到空氣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線、反射線和折射線三條光線,則CD是法線,反射角為FOC.∠FOC=30°,則折射角為DOG.界面的左邊是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圖1測一枚紐扣的直徑,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紐扣的直徑是1.06cm.
(2)用溫度計測出冰箱冷凍室的溫度如圖2,示數(shù)為-5℃.
(3)圖3秒表的計數(shù)為337.4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的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細心的小明透過玻璃觀察蠟燭A的像時;看到在像A′處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A′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兩個面都成像.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A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不點燃(點燃/不點燃)蠟燭在玻璃板后的移動,當蠟燭移動到A′處時,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夠豎直,將對實驗產(chǎn)生的影響是:后面的蠟燭無法和像重合.
(4)經(jīng)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弄清楚物與像的位置關系,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將對應的像點和物點相連,或判斷連線是否與鏡面垂直,或測出像距和物距進行比較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1.如圖所示為小汽車車廂內(nèi)的內(nèi)后視鏡,它是一面平面鏡,司機合理調(diào)整內(nèi)后視鏡可以清楚看到車內(nèi)和車后的情況.如圖,C為一小車.E為司機眼睛,C′為C在內(nèi)后視鏡中的像,請完成下列作圖要求:
(1)在圖中畫出內(nèi)后視鏡的位置;
(2)畫出眼睛E通過內(nèi)后視鏡看小車C的完整光路(保留作圖痕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小華為了確定某固體是晶體還是非晶體,他要探究“該固體熔化時,溫度與時間的關系”.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加熱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中的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47℃.
(2)實驗中,觀察到第6min時固體全部變?yōu)橐后w,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丙的方格紙上畫出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
試驗次數(shù)1234567
時間t/min0123456
溫度t/℃35.o45.051.055.058.065.062.5
(3)該固體是非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依據(jù)是:該固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長度相同,材料也相同的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甲的直徑是乙的直徑的兩倍,則甲、乙的密度之比是1:1,甲、乙的質(zhì)量之比是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各點的電流有什么關系”時:
(1)小紅把兩個燈泡L1、L2串聯(lián)起來(如圖1所示),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燈L1較亮,燈L2較暗.由此他猜想: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流過小燈泡L1后會減小,因此流過L1的電流比流過L2的電流大.為了驗證該猜想是否正確,請你在不增加任何其他器材的情況下請設計實驗驗證.

對換原電路中燈L1、L2的位置,閉合開關,再次觀察比較兩燈泡的亮度:若L2比L1亮,則小紅猜想對換原電路中燈L1、L2的位置,閉合開關,再次觀察比較兩燈泡的亮度,若仍是L1比L2亮,則小紅猜想若L2比L1亮,則小紅猜想正確,若仍是L1比L2亮,則小紅猜想不正確.
(2)為了進一步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各點的電流有什么關系,小明設計實驗如下:把兩個燈泡L1、L2串聯(lián)起來接到如圖所示電路中,分別把圖2中A、B、C各點斷開,把電流表接入,測量流過的電流,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在測量A點電流時,小明剛接好最后一根導線,小燈泡就亮了,同時觀察到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至了零刻線的左側(cè),小紅幫他立即切斷電源.小明操作中存在的錯誤有連接電路時開關沒有斷開、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3)正確連接電路后,小明測得A點電流如圖3所示,則通過A點的電流為0.24A.
(4)在測量C點電流時,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L1和L2均不發(fā)光,電流表無示數(shù).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用電壓表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AB間電壓為0,AC間電壓為3V,BC間電壓為3V.則電路故障可能是C
A.L1斷路   B.L1短路    C.L2斷路     D.L2短路
(5)排除故障,繼續(xù)實驗,測得通過A、B、C各點的電流是相等的,為了驗證結(jié)論的普遍性,下一步他的操作是更換不同的燈泡,電阻變化,電路中的電流發(fā)生變化.
(6)小紅接著探究并聯(lián)電路電流規(guī)律.她連接了如圖4的實物連接圖,此時,電流表測的是干路(選填“L1”、“L2”、“干路”)的電流.若要測燈L2的電流,請你在圖上只改動一根導線,完成電路的連接.(在需改動的導線上打“×”,再畫出重新連接后的導線)
(7)她測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電流分別為I1、I2和I,電流表示數(shù)分別為:I1=0.2A,I2=0.3A,I=0.5A.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初步得出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和各支路電流的關系是:I=I1+I2.(寫出關系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