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5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兩個阻值分別為R1=6Ω和R2=3Ω的電阻,串聯接在9V的電源上,通過R1的電流為( �。�
A.1.5AB.3AC.1AD.0.5A

分析 兩電阻串聯時,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

解答 解:
由題意可知,R1=6Ω和R2=3Ω的電阻串聯接在9V的電源兩端,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I=UR1+R2=\frac{9V}{6Ω+3Ω}=1A.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的應用,是一道基礎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日常生活中經常可看到這樣的現象:往保溫瓶中灌入大半瓶開水后,塞緊木塞,忽然聽到“噗”的一聲,木塞蹦了出來,同時看到一股“白氣”從瓶內冒出來.以下解釋正確的是( �。�
A.木塞蹦了出來,是因為保溫瓶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對木塞做功
B.木塞蹦出的過程中,瓶內氣體的內能減少,木塞的機械能增大
C.看到的“白氣”是從瓶子里出來的水蒸氣
D.看到的“白氣”是從瓶子里出來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在有陽光的情況下,小亮同學用一張白紙和一把刻度尺來測出凸透鏡的焦距,他將凸透鏡置于太陽與白紙之間,調整凸透鏡到白紙之間的距離,使得白紙上得到最小最亮光斑時,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近似等于凸透鏡的焦距.小明同學用同樣的方法做實驗時,在白紙上得到一個橢圓形的光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紙面沒有與凸透鏡的主光軸垂直(填“平行”或垂直)或者是凸透鏡的光心與太陽的連線沒有凸透鏡的主光軸重合(填“重合”或“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將一凸透鏡正對太陽,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時,測得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增大透鏡與紙間的距離,光斑一定變大
B.減小透鏡與紙間的距離,光斑一定變大
C.只增大透鏡與紙間的距離,便能通過光斑大小的變化比較透鏡的焦距與l的大小
D.只減小透鏡與紙間的距離,不能通過光斑大小的變化比較透鏡的焦距與l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一艘輪船從海里駛入河里,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它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體積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輪船從海里駛入河里時,受到的浮力不變,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電阻R1=2Ω,R2=3Ω,將它們串聯后接到在3V的電源上,通過電阻R1的電流是0.6A,R1、R2兩端的電壓之比U1:U2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所有電表為理想電表,閉合開關后,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壓表V的示數不變,電流表A1示數變大,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大(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表示到達某地方還有40kmB.乙物體的讀數是1.50cm
C.丁物體的溫度是85℃D.丙秒表測量的時間為2分36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用密度合適的鹽水選種.可使不飽滿的種子漂浮于鹽水表面撈出去除,留下飽滿的種子沉在水底留用.要求鹽水的密度是1.1×103kg/m3,現在配制了0.5dm3的鹽水,稱得鹽水的質量是0.6kg.
(1)這種鹽水的密度是多少?
(2)鹽水密度大的有什么弊端?
(3)為使鹽水密度合乎要求,應加鹽還是加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