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體的重力為120N | B. | 物體邊長20cm | ||
C. | 物體密度為1.5×103Kg/m3 | D. | 開始運動時物體離水面高度4m |
分析 (1)分析繩子拉力功率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第一段是物塊A的入水前過程,當物塊A勻速下落至水面時,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根據(jù)P=Fv可以計算出拉力大小,求出物體的重力;
(2)第二段圖象是物塊A的入水過程,根據(jù)物塊的速度和圖象中的時間計算出物塊的邊長;
(3)根據(jù)重力計算公式G=mg計算出物體的質(zhì)量;根據(jù)密度公式ρ=$\frac{m}{V}$計算出物體的密度;
(4)由圖象可知物體入水前的運動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s=vt計算出開始運動時物體離水面高度.
解答 解:如圖,把圖象分為四段,
由P=$\frac{W}{t}$,W=Fs,v=$\frac{s}{t}$得,P=$\frac{Fs}{t}$=Fv,
(1)在AB段是水平直線,功率不變,速度不變,由P=Fv可知拉力F不變,說明此時物體尚未入水;
物塊A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二力平衡,即F=G,
由P=Fv得,F(xiàn)=$\frac{P}{v}$=$\frac{24W}{0.2m/s}$=120N,所以G=F=120N;故A正確;
(2)BC段斜線是物體的入水過程,這個入水過程時間為5s-4s=1s,因此邊長為s=vt=0.2m×1s=0.2m=20cm;故B正確;
(3)由G=mg得,物體質(zhì)量為m=$\frac{G}{g}$=$\frac{120N}{10N/kg}$=12kg,
則物體密度ρ=$\frac{m}{V}$=$\frac{12kg}{(0.2m)^{3}}$=1.5×103kg/m3;故C正確;
(4)AB段直線是物體在水面以上,整個時間是4s,開始運動時物體離水面高度h=vt′=0.2m×4s=0.8m;故D錯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功率、質(zhì)量、密度公式的靈活運用,能讀懂繩子拉力的功率隨時間變化圖象,從圖象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過甲燈電流比乙燈大 | B. | 甲燈的額定功率比乙燈小 | ||
C. | 甲燈的電阻比乙燈小 | D. | 甲燈的實際功率比乙燈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從O點開始的路程s/cm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 | 0 | 1.25 | 2.50 | 3.75 | 5.00 | 6.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