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

A. 12.35cm B. 12.34cm C. 12.50cm D. 12.36cm

【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1)偏差較大的讀數(shù)是錯誤的,去錯誤讀數(shù),取其余3個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值即為測量結果.

2)在測量長度時,通常采用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故只要計算出四次測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結果的確定時,還要注意小數(shù)位數(shù)的保留規(guī)則與測量值相同.

解:

從題中提供數(shù)據(jù)可知,12.95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所以12.95cm是錯誤的,應該去掉;

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記錄為:L==12.35cm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小組設計了一組裝置來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小球按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當小球擺動到豎直位置時,恰好與靜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塊C發(fā)生碰撞,木塊都會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離后停止.三張圖所示的三次實驗中,擺線的長L保持不變,小球A、B的質(zhì)量mA<mB,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α<β.

(1)圖甲中將擺球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擺球向下擺動的過程中,動能逐漸 ,重力勢能逐漸 .(選填“增大”或“減小”)

(2)本實驗中通過 反映小球撞擊木塊C前的動能大。

(3)第一組實驗:對比甲、乙圖所示實驗中可得出初步結論: .(信息快遞:質(zhì)量不等的小球從相同高度釋放,擺到最低點時,它們的速度大小相等).

(4)第二組實驗:對比乙、丙圖所示實驗中可得出初步結論:

(5)本實驗中用到了 、 這兩個常用的物理實驗思維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體積為0.5dm3的銅球質(zhì)量為1.78kg,問:

1)通過計算說明此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2)若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體積是多少dm3?(ρ=8.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物體做功越快,則功率就越大 B. 物體做功的時間越短,則功率越大

C. 物體做的功越多,則功率就越大 D. 功率越大,則做功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豎直下落的雨滴,如果所受的力突然消失,那么雨滴將(
A.勻速直線下落
B.靜止在原處
C.加速直線下落
D.減速直線下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實驗小組做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為保證實驗成功,每次都應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作 運動,并在此過程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若已知每個木塊的質(zhì)量為3kg,請你幫助小明填全表格內(nèi)的數(shù)據(jù)(g=10N/kg);

實驗次數(shù)

接觸面

木塊對木板的壓力/N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

滑動摩擦力/N

1

木板


40


2

粗糙木板


60


3

木板


80


4

木板


40


3)比較12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一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

4)比較1、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一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成正比.

5)比較 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是( )

A.庫侖 B.安培 C.歐姆 D.伏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以25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緊急情況,經(jīng)過0.5s(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開始制動剎車,司機的反應時間)開始制動剎車,又經(jīng)過4.5s滑行60m車停止.求

(1)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開始制動剎車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

(2)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期熱播的動畫片《熊出沒》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片中熊二能夠嗅到樹木深處的蜂蜜味是因為蜂蜜( )

A.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B.分子間有空隙

C.分子間存在引力

D.分子間存在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