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某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點燃蠟燭,觀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圖所示:
(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我們應(yīng)選擇較�。ㄟx填“較厚”、“較薄”)的平板玻璃來進行實驗;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3)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B前應(yīng)先將點燃蠟燭A(選填“A”或“B”),但無論怎樣移動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4)改正后,再次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樣做的目的既確定了像的位置又驗證了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5)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張白紙,則白紙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出現(xiàn)蠟燭A的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6)做完實驗后某同學總結(jié)了一些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的知識,其中準確的是B
A.將蠟燭A遠離玻璃板,像逐漸變小
B.將蠟燭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線連接,連線跟玻璃板垂直
C.當蠟燭與玻璃板的距離為10cm時,像和物相距10cm
D.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進行成像特點的探究.

分析 (1)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2)①根據(jù)“平面鏡”、“較薄的平板玻璃”、“較厚的平板玻璃”的特點進行分析.例如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xiàn)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等.②當實驗環(huán)境光線較暗時,實驗現(xiàn)象會更加明顯.
(3)先將點燃蠟燭A,得到像,再確定像的位置;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4)探究平面鏡成像時,當物像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說明物像大小相等.
(5)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6)①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②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解答 解:(1)物體射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進行反射,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會聚成像,所以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2)①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平面鏡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由于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每個反射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都可以成像,玻璃板如果薄,兩個像距離近,測量誤差小,實驗效果好;反之,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xiàn)了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②實際操作可知,光線較暗時,實驗現(xiàn)象會更加明顯.
(3)先將點燃蠟燭A,得到像,再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
無論怎樣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都不能與像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
(4)改正后,再次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樣做的目的既確定了像的位置,又驗證了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5)蠟燭A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
(6)A.將蠟燭遠離玻璃板,根據(jù)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變.故A說法錯誤.
B.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根據(jù)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所以將蠟燭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線連接,連線跟玻璃板垂直.故B說法正確.
C.當蠟燭與玻璃板的距離為10cm時,蠟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10cm,所以像和物相距20cm.故C說法錯誤.
D.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成像更清晰,但是只能看到蠟燭A和蠟燭A的像,而看不到蠟燭B,不能確定像的位置,也不能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所以不利于進行成像特點的探究.故D說法錯誤.故選:B.
故答案為:(1)光的反射;
(2)較薄,較黑暗;
(3)A;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4)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5)不能;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6)B.

點評 (1)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特點是平面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jù),一定要熟練掌握.
(2)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區(qū)別實像和虛像的重要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是研究電阻發(fā)熱時產(chǎn)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甲、乙電阻絲的阻值滿足:R<R,則通電后兩根電阻絲兩端的電壓U<U,它們在相同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Q< Q,(以上兩空均選填“<”“<”或“=”).為了安全,現(xiàn)在家庭電路中用空氣開關(guān)代替了原來的保險絲,空氣開關(guān)其實是一個電磁繼電器,而電磁繼電器的實質(zhì)是一個由電磁鐵控制的開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小琳同學學習物理后,對下列物理量的估測正確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5km/hB.家用冰箱冷藏室溫度約-3℃
C.教室里日光燈的電流約0.2AD.千佛山頂?shù)臍鈮杭s2×105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有些同學由于過度使用電子產(chǎn)品導(dǎo)致近視,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方(選填“前方”“后方”),若要矯正需配戴凹透鏡來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四組物體中,都屬于絕緣體的一組是( �。�
A.碳棒、大地、油B.水銀、空氣、水C.陶瓷、干木、塑料D.人體、陶瓷、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某人用如圖所示裝置將重為12N的物體勻速提高0.1m,拉力F=6N,則此人做的有用功為1.2J,額外功為0.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

(1)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應(yīng)斷開,請用筆畫線代替導(dǎo)線,根據(jù)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guān)前,圖乙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yīng)位于B(選填“A”或“B”)端;閉合開關(guān)后,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有示數(shù),故障的原因可能是:電阻R開路或電流表短路.
(3)排除故障后,通過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如表一所示,其中第1次實驗的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為0.1A,根據(jù)表一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與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表一:
實驗序號123
電阻R/ΩR
電壓U/V1.01.52.0
電流I/A0.150.20
表二:
實驗序號345
電阻R/ΩR515
電壓U/V21.52.3
電流I/A0.20.30.15
(4)實驗小組繼續(xù)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guān)系,將電阻R先后更換為5Ω和15Ω的電阻進行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如表二所示.通過分析表二的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小組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錯誤是沒有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是管內(nèi)的水沸騰時產(chǎn)生的大量蒸氣把塞子沖出的情景,請你觀察圖片,提出一個與能量有關(guān)的問題,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
問題:蒸氣把塞子沖出去時的能量轉(zhuǎn)化是什么?
回答: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冬天小明把牛奶瓶放入熱水中給牛奶加熱,這是通過熱傳遞方式來改變牛奶的內(nèi)能.在這過程中水的內(nèi)能變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初溫是90℃、質(zhì)量為500g的熱水給牛奶加熱后溫度降低到40℃,在這個過程中水放出的熱量是1.05×105J.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