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2)①根據(jù)“平面鏡”、“較薄的平板玻璃”、“較厚的平板玻璃”的特點進行分析.例如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xiàn)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等.②當實驗環(huán)境光線較暗時,實驗現(xiàn)象會更加明顯.
(3)先將點燃蠟燭A,得到像,再確定像的位置;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4)探究平面鏡成像時,當物像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說明物像大小相等.
(5)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6)①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②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解答 解:(1)物體射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進行反射,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會聚成像,所以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2)①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平面鏡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由于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每個反射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都可以成像,玻璃板如果薄,兩個像距離近,測量誤差小,實驗效果好;反之,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xiàn)了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②實際操作可知,光線較暗時,實驗現(xiàn)象會更加明顯.
(3)先將點燃蠟燭A,得到像,再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
無論怎樣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都不能與像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
(4)改正后,再次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樣做的目的既確定了像的位置,又驗證了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5)蠟燭A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
(6)A.將蠟燭遠離玻璃板,根據(jù)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變.故A說法錯誤.
B.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根據(jù)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所以將蠟燭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線連接,連線跟玻璃板垂直.故B說法正確.
C.當蠟燭與玻璃板的距離為10cm時,蠟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10cm,所以像和物相距20cm.故C說法錯誤.
D.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成像更清晰,但是只能看到蠟燭A和蠟燭A的像,而看不到蠟燭B,不能確定像的位置,也不能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所以不利于進行成像特點的探究.故D說法錯誤.故選:B.
故答案為:(1)光的反射;
(2)較薄,較黑暗;
(3)A;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4)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5)不能;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6)B.
點評 (1)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特點是平面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jù),一定要熟練掌握.
(2)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區(qū)別實像和虛像的重要方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5km/h | B. | 家用冰箱冷藏室溫度約-3℃ | ||
C. | 教室里日光燈的電流約0.2A | D. | 千佛山頂?shù)臍鈮杭s2×105P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序號 | 1 | 2 | 3 |
電阻R/Ω | R | ||
電壓U/V | 1.0 | 1.5 | 2.0 |
電流I/A | 0.15 | 0.20 |
實驗序號 | 3 | 4 | 5 |
電阻R/Ω | R | 5 | 15 |
電壓U/V | 2 | 1.5 | 2.3 |
電流I/A | 0.2 | 0.3 | 0.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