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5.某處地面發(fā)生淺層地震.地震產生兩種不同的地震波,一種是振動和地面平行的(縱向波),一種是振動和地面垂直(橫向波),甲地震臺先接受到縱向波,然后接受帶橫向波,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是4s,乙地震臺也經歷同樣的情況,而時間間隔為10s,已知甲和乙之間的直線距離為34.8千米,縱向地震波的速度為4千米/秒,橫向地震波的速度為2千米/秒,利用以上的數(shù)據,求震中和甲處之間的距離為多少?震中和甲處的連線與震中和乙處的連線之間的夾角為多少?

分析 根據速度公式及聲音傳遞到兩地的時間關系列車關系式,計算出震中到兩地的距離;
根據余玄定理計算震中和甲處的連線與震中和乙處的連線之間的夾角.

解答 解:
由v=$\frac{s}{t}$得,t=$\frac{s}{v}$;
設震中距甲地震臺的距離為s千米,
則:$\frac{s}{2km/s}$-$\frac{s}{4km/s}$=4s,
解得s=16km,
同理由震中距乙地震臺距離為s′千米,
則:$\frac{s′}{2km/s}$-$\frac{s′}{4km/s}$=10s,
解得s′=40km,
由題可畫出示意圖:

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AOB=$\frac{O{A}^{2}+O{B}^{2}-A{B}^{2}}{2OA•OB}$=$\frac{1{6}^{2}+4{0}^{2}-34.{8}^{2}}{2×16×40}$=0.5,
所以∠AOB=60°.
答:震中和甲處距離為16km,震中與甲處連線與震中與乙處的連線夾角為60°.

點評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應用,能夠根據時間關系列出相應的關系式,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此題還體現(xiàn)了數(shù)理的聯(lián)系,有一定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根據要求完成下列作圖:

(1)請在如圖1所示的兩幅圖中,分別作出經過凸透鏡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2)室內一盞電燈通過木板隔墻上的兩個小洞,透出兩條細小光束,如圖2所示.請根據這兩條光束的方向確定室內電燈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用實心點S標明燈的位置)
(3)如圖3所示,魔術箱正面有透明玻璃板(內部有一塊平面鏡),從P處放入一物,箱中見不到該物體;換從Q處放入,箱中卻見到兩個此物體.圖4是這種魔術箱的一個剖面圖,試在此圖中作出平面鏡的位置以及圖中物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小玉學習光現(xiàn)象的知識后,提出了幾種想法:
①光年是一個非常大的時間單位
②“坐井觀天,所見甚小”隱含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
③平靜湖面上的“倒影”,說明平面鏡成“與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規(guī)律不成立
④紫外線能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fā)光,以此檢驗真?zhèn)?br />⑤紅外線燈發(fā)出的紅光就是紅外線
想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都正確B.①②④正確,③⑤錯誤C.②③⑤正確,①④錯誤D.②④正確,①③⑤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同時在操場上沿直跑道行走,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前2s的時間,小華走得較快B.整個過程中,小華走的路程長
C.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D.兩人都不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對刺激的反應過程是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的連續(xù)過程.不同的人對刺激反應的快慢是不一樣的.為此兩個同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①兩個同學如圖所示做好準備,(直尺的0刻度朝下,起始位置為0刻度),測試者突然松開直尺,要求被測試者僅用拇指和食指將尺捏住.
②記錄被測試者捏住尺處的刻度,這個刻度越小說明被測試者的反應越快.
③在相同的條件下,用這種測試方法可以比較不同人對于這一刺激的反應快慢.
由此請你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該同學的實驗設計思路中可取的是什么?
(2)對該同學的設計中你認為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何改進,理由是什么?
(3)本實驗還可以進行其它什么問題的探究,并請對某一問題的探究作出實驗方案設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在山前用變焦相機照相,由于人多,無法靠近山,在山前固定位置拍了兩張照片(同一景物),一大一小,則放大的照片所用焦距較大,像距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按照課本要求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關系,他們設計的電路如圖1所示.把電流表分別接入到電路中的A、B、C處,測出它們的電流,數(shù)據填入下表:

實驗次數(shù)A處的電流IA/AB處的電流IB/AC處的電流IC/A
10.100.120.22
20.200.240.44
30.250.300.55
(1)通過對上面數(shù)據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
(2)測量三次的目的是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更準確,在實驗中我們可以采用改變小燈泡的規(guī)格的方法改變電流的大小從而進行三次實驗;
(3)結合你用一個電流表做實驗時的體會,提出一條對本實驗的改進意見:用三個電流表同時接入電路,可免去改接電路的麻煩;
(4)某次測量時電流表如圖2所示,則他所選量程是0~0.6A,分度值(最小一格表示的值)是0.02A,此時讀數(shù)是0.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l)將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得到如圖甲所示的光路圖,則該透鏡的焦距為10cm.
(2)如圖乙是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圖: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請你幫他指出該裝置中的兩處錯誤:①蠟燭與凸透鏡位置放反了;②焰心、光心、屏心不在同一高度.

(3)錯誤改正后,小明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處,小明將點燃的蠟燭放在10cm處,移動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
(4)小明繼續(xù)將點燃的蠟燭靠近凸透鏡,當燭焰移至35cm處,移動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應用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當物距在不斷的減小的過程中,成像性質發(fā)生改變的兩個轉折點是焦點和二倍焦點.
(6)小明仔細觀察光具座,發(fā)現(xiàn)它所標最大刻度是100cm,他手邊現(xiàn)有焦距分別為10cm,30cm,40cm的凸透鏡,你認為選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比較合適.
(7)在做完凸透鏡成像實驗后,小明把圖丙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視網膜.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靠近透鏡(選填“遠離”“靠近”).圖丁所示的四幅圖中,表示遠視眼成像情況的圖是B,遠視眼校正后成像情況的圖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