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9.如圖是用壓強計探究內(nèi)部壓強的情境:
(1)把探頭放入水中,通過觀察U型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探頭處水的壓強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壓強越大(選填“越大”或“越小”);
(2)比較甲圖、乙圖和丙圖,可知:探究的問題是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關(guān)系;
(3)在乙圖中把探頭慢慢下移,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體的高度差增大,從而得到:在同一種液體里,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酒精,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體的高度差變�。�

分析 (1)本題采用了物理中常見的研究方法--轉(zhuǎn)換法,即把水的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轉(zhuǎn)換成U型管兩邊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判斷,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內(nèi)部的壓強越大.
(2)此題用到了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比較圖甲、圖乙和圖丙,是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改變壓強計金屬盒的方向,觀察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體內(nèi)部壓強是否和方向有關(guān).
(3))在乙圖中把探頭慢慢下移,是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改變液體的深度,觀察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體內(nèi)部壓強是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
(4)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鹽水,其他條件不變,是控制深度相同,改變液體的密度,觀察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體內(nèi)部壓強是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解答 解:(1)把水的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轉(zhuǎn)換成U型管兩邊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判斷,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內(nèi)部的壓強越大.
(2)比較甲圖、乙圖和丙圖,控制液體密度和深度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U形管兩側(cè)的液面高度差相等.探究的是: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關(guān)系.
(3)在乙圖中把探頭慢慢下移,控制液體的密度不變,改變深度,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體的高度差增大,得到:在同一種液體里,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酒精,其他條件不變,控制深度不變,把水換成酒精,密度變小,則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體的高度差變�。�
故答案為:(1)越大;(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關(guān)系;(3)深度;(4)高度差變小.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以及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影響因素,注意轉(zhuǎn)換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變量法在實驗中的運用.液體壓強是中考必考的一個知識點,需要掌握.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分別向下、向上拉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保持平衡狀態(tài),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把提起鉤碼所用的拉力與物重相比較,再數(shù)一數(shù)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有幾股,試解決以下問題:
(1)滑動組的動力F與物重G的關(guān)系:
若不計動滑輪組、繩重及摩擦,則Fa=12G,F(xiàn)b=13G;
若不計繩重及摩擦,考慮動滑輪重,則Fa=12(G+G),F(xiàn)b=13(G+G
(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a與物重移動的距離h關(guān)系是Sa=2h,Sb與物重移動的距離h的關(guān)系是Sb=3h;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a與物重移動的速度v的關(guān)系是va=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2011年3月11日本東北部遭里氏9.0級強震襲擊并引發(fā)海嘯.為了及時了解核電站受災(zāi)情況,日本自衛(wèi)隊利用了飛機航拍和衛(wèi)星遙感技術(shù).飛機航拍只能在白天進行,拍攝時物體距離相機的距離在兩倍焦距之外.而衛(wèi)星遙感則可以晝夜不停的工作,因為它不僅可以感知可見光,還可以感知物體發(fā)出的紅外線(選填“紫外線”或“紅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2008年9月27日北京時間16:43翟志剛實現(xiàn)了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圖所示,這是國人為之驕傲和值得永久紀念的一刻.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太空人,此次太空行走共進行了19分35秒,期間,他與飛船一起飛過了9165km,則他的飛行速度為7.8km/s.是以飛船參照物;他身著的艙外航天服幾乎就是一個小型飛船,請根據(jù)他所處環(huán)境,談?wù)勗摵教旆?yīng)具備的基本功能:供氧、抗撞擊、抗輻射、保溫、維持壓強(或保壓)等.(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現(xiàn)提供一下器材:量筒、不吸水的小木塊(可放入量筒中)、大頭針、燒杯、水.請你設(shè)計一個實驗方案測定小木塊的密度.要求:
(1)簡要寫出實驗步驟和需測的物理量.
(2)木塊密度的最終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為了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金屬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實驗步驟如下:
(1)按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出金屬塊受到的重力,大小為2.2N.
(2)按如圖乙所示的方法測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 時排開水的體積,大小為20cm3
(3)用公式FgV排計算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為0.2N.
(4)比較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屬塊受到的重力大小,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會下沉(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甲、乙兩種不同的溶液盛在底面積相同的兩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液體的質(zhì)量大于乙液體的質(zhì)量B.甲液體的質(zhì)量小于乙液體的質(zhì)量
C.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D.甲液體的密度等于乙液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明看見爸爸開的是型號XSM220震動壓路機,如圖所示,好奇心使小明查看了說明書,獲取部分參數(shù)如表所示,振動頻率30Hz是指壓路機在施工中鋼輪1秒鐘壓路30次(g取10N/kg).
 整機質(zhì)量(kg)18000 鋼輪振動頻率(Hz) 30 行駛速度(km/h)  2.5/9.8
鋼輪振動振幅(mm)  2.0/1.0 發(fā)動機功率(kW) 110 鋼輪激振力(×103N) 320/160
(1)壓路機靜止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力是多大?
(2)為什么要選用質(zhì)量大的鋼輪?
(3)壓路機以2.5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勻速行駛6min,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4)若鋼輪的激振力為大小不變垂直作用在路面上的力,振動的振幅為鋼輪每次下壓路面的距離,則以表中較大激振力和較大振幅工作1min,激振力對路面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圖中畫出物體A所受重力及斜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