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zhì)量相等的木塊(ρ木=0.6×103kg/m3)和冰塊投入足夠多水中靜止時,木塊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冰塊所受的浮力,木塊排開水的體積__________冰塊排開水的體積。(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等于 等于 【解析】 (1)∵G=mg,m木=m冰,∴G木=G冰,∵物體漂浮,F(xiàn)浮=G,∴木塊和冰塊受到的浮力:F木=F冰,(2)∵F。溅阉甐排g,F(xiàn)木=F冰,∴木塊和冰塊排開水的體積:V木=V冰.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9.4神奇的升力 題型:實驗題

物理課上,王老師利用傳感器為同學們做“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的演示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裝置中A、B、C三節(jié)直徑不同的塑料管連接在一起,右端與吹風機的尾部相連,當用吹風機抽氣時,在同一時間內(nèi),通過每個管子的氣體量相同,則細管內(nèi)氣體流速比粗管內(nèi)氣體流速_____(選填“大”或“小”)。

(1)將三個氣體壓強傳感器探頭分別插入三節(jié)管中,傳感器與電腦相連,打開吹風機抽氣時,電腦屏幕如圖乙所示,已知①②③三條圖線分別對應粗細不同的三節(jié)管中氣體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由圖像可知:平穩(wěn)流動的氣體,流速大處壓強______。 圖線③反映的是裝置中__________

塑料管的氣體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選填“A”、“B”或“C”)

(2)當王老師將抽氣的吹風機調(diào)換擋位后,圖像中①②③三條圖線出現(xiàn)了下移,由此可以判斷三節(jié)管中氣體的流速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3)實驗后同學們繼續(xù)研究了飛機機翼的形狀,它上表面彎曲,下表面較平直。當飛機前進時,機翼上、下方氣體流速不同,機翼上、下表面就存在著______________。

大;(1);C;(2)增大;(3)壓強(力)差 【解析】 試題分析:在圖甲的裝置中,當用吹風機抽氣時,在同一時間內(nèi),通過每個管子的氣體總量相同,則細管內(nèi)氣體流速比粗管內(nèi)氣體流速大,粗管內(nèi)氣體流速小; (1)如圖乙所示,①②③三條圖線分別對應粗細不同的三節(jié)管中氣體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由圖象可知:平穩(wěn)流動的氣體,流速大處壓強小;圖線③中壓強相對較大,所以它應該是最粗的管子,因此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專題整合訓練10 題型:單選題

人類首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是由13億光年之外的雙黑洞合并形成的。雙黑洞的初始質(zhì)量分別是太陽質(zhì)量的29倍和36倍,合并后的黑洞質(zhì)量是太陽的62倍。虧損的質(zhì)量以強大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到宇宙。經(jīng)過漫長的旅行抵達地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雙黑洞合并過程質(zhì)量守恒

C.該引力波產(chǎn)生于13億年前

D.引力波只能在介質(zhì)中傳播

C 【解析】 試題分析:愛因斯坦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A錯;雙黑洞合并過程質(zhì)量是虧損的,故B錯;由于引力波是由13億光年之外的雙黑洞合并形成的,所以該引力波產(chǎn)生于13億年前,故C正確;太空中沒有介質(zhì),引力波也能傳播,所以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應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2018年八年級物理第十章《浮力》單元提高測試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新同學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一個實驗過程圖。

(1)如果是你做這個實驗,為了減小誤差,則圖中的操作步驟順序為_____________。

(2)圖中_______________兩個步驟是為了測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學實驗時設計的表格及填寫的實驗數(shù)據(jù)

①請你將該表格第三行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

②小新同學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時,發(fā)現(xiàn)第二次實驗數(shù)據(jù)與其他兩次反映的規(guī)律不相符,為了得到結(jié)論,他將第二次實驗中G1的數(shù)據(jù)改為1.1N,G排的數(shù)據(jù)改為0.5N。

請你對他的做法進行評估:_____________;如果是你,對這種情況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

(4)驗證實驗結(jié)束后,小新同學又去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新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①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大小為_______N。

②BC兩次實驗說明,在__________一定時,浮力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CD兩次實驗說明物體浸沒在水中后,其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浸沒的深度_________(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要想判斷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應選擇_________兩次實驗。

DABC(或ADBC) AB 1.3 沒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做法不正確 分析原因,重新實驗 2 液體密度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無關(guān) CE(DE) 【解析】(1)為了減小誤差,在小桶接水前,應先測出小桶的重力,所以圖中的操作步驟順序為DABC(或ADBC)。 (2)圖A測物體的重力,圖B將物體浸沒在水中,由于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小,此時示數(shù)為F拉,根據(jù)F浮=G-F拉,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2018年八年級物理第十章《浮力》單元提高測試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為一種自制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的,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時,該密度計漂浮在被測液體中。將其分別放入裝有液體密度為ρ1和ρ2的兩個燒杯中,可以判斷:ρ1_________ρ2;若該密度計兩次測量中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則m1_________m2。(后兩空選填“<”、“=”或“>”)

ρ1<ρ2 = 【解析】密度計放在兩種液體中都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G,即:F浮1=F浮2=G;由圖可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1>V排2,所以,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第一種液體的密度小,即ρ1<ρ2.兩次浮力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兩次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兩次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 故答案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2018年八年級物理第十章《浮力》單元提高測試 題型:填空題

潛水員在較深的海水中工作時要穿抗壓潛水服,這是由于海水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__;若不考慮海水密度的變化,則潛水員在水中下潛過程中,所受浮力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增大;不變 【解析】試題分析:潛水員下潛時深度逐漸增大,由公式p=ρgh可知,壓強逐漸變大,故在較深的海水中工作時要穿抗壓潛水服;當潛水員沒入水中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g不變,液體密度不變,根據(jù)F浮=G排=ρ液gV排,故受到的浮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2018年八年級物理第十章《浮力》單元提高測試 題型:單選題

【2017•德陽卷】如圖所示,一質(zhì)地均勻的圓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內(nèi)水中漂浮著一冰塊,關(guān)于冰融化前后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強增加 B. 容器內(nèi)液體的密度減小

C. 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 D. 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不變

D 【解析】試題分析:冰塊熔化前后,杯內(nèi)物質(zhì)的重力不變,杯子的重力不變;故桌面受到的壓力(F=G總)就不變,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根據(jù)固體的壓強公式:p==得,桌面受壓強不變,故A錯誤;冰熔化成水后,水的密度不變,故B錯誤;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即排開水的重力G水即得F浮=G排水);由于冰塊漂浮,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有F浮=G冰;故G冰=G排水;故冰塊熔化前后,水面高度h不變;根據(jù)液體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練習:8.3 摩擦力 題型:單選題

你是否注意到這種現(xiàn)象,無論是鋸木頭的鋸子還是鋸鋼鐵的鋸子,它們的鋸齒都是東倒西歪不在一個平面上,這是因為【 】

A. 這樣能使鋸齒更鋒利

B. 這樣使鋸條更耐受撞擊

C. 鋸條用的太久,鋸齒被撞歪了

D. 可以使鋸口變寬,減小材料對鋸條的摩擦力

D 【解析】A. 鋸齒的鋒利程度是由鋸齒材料的硬度和尖利程度決定的,因為鋼鋸的鋸齒的材料和尖利程度都沒有因為東倒西歪而改變,所以不會增大其鋒利程度,故本選項錯誤;B. 鋸是否耐撞擊是由鋸齒的材料決定的,與形狀沒有關(guān)系,故本選項錯誤;C新的鋼鋸鋸齒也是東倒西歪的,C選項錯誤;D. 鋸齒做成東倒西歪的形狀,可以使鋸條在前后拉動的過程中,所鋸物體位置的寬度增加,有利于鋼鋸的前后伸縮,減小了對鋼鋸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九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 第16章電壓 電阻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電路,滑動變阻器上標有“50 Ω 1 A”,電源電壓恒為6 V,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3V。閉合開關(guān)S,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2 A,電壓表示數(shù)為2 V。為保證電路的安全,變阻器R2的取值范圍是

A. 0 Ω~10 Ω       B. 0Ω~50 Ω

C.10 Ω~50 Ω       D.10 Ω~40 Ω

C 【解析】 試題分析:由閉合開關(guān)S,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2 A,電壓表示數(shù)為2 V可知,R1的阻值是R1=U/I=2 V/0.2 A=10Ω, 因為電壓表量程為0~3V,所以滑動變阻器R2兩端的最小電壓為6 V-3V=3V,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U1/R1=3V/10Ω=0.3A,不會燒壞電流表,所以由串聯(lián)分壓U1/U2=R1/R可知,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