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在圖①中作出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2)畫出圖②中物體AB經(jīng)平面鏡所成的像A′B′;
(3)在圖③的甲乙方框內(nèi)填適當(dāng)?shù)耐哥R,滿足圖中改變光路的要求.

分析 (1)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A、B端點AB的像點A′、B′,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3)根據(jù)圖中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特點,結(jié)合凹透鏡和凸透鏡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透鏡.

解答 解:(1)因為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50°,所以入射角為90°-50°=40°.
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40°.如圖所示:
(2)先作出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
(3)從圖甲中可以看出,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折射光線會聚于一點再發(fā)散,因此對光線起會聚作用,故為凸透鏡;
從圖乙中可以看出,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遠離主光軸,因此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故為凹透鏡;

點評 (1)此題考查了對光的反射光路的畫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特別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時考查了入射角與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與反射角都是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作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點(或關(guān)鍵點)的像點,用虛線連接像點得到物體的像.
(3)本題考查了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折射作用.注意題中的光線的箭頭的區(qū)別.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一個重為50N的物體在10N的水平拉力下沿水平路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它在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10N;若將水平拉力增加到15N,則它受到的摩擦力為10N.若將該物體用繩懸掛起來,物體靜止時繩對物體的拉力為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在胳膊上擦一些酒精,會感到?jīng)鏊,是因為液體在蒸發(fā)過程中吸收熱量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測接近實際的是( 。
A.自行車輪子的直徑約為1.5m
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6m/s
C.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500g
D.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約為100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2009年7月我國長江流域出現(xiàn)的日食奇觀,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解釋
B.雨過天晴天空會出現(xiàn)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陽光照射濃密的樹葉時,在地面上會出現(xiàn)光斑,這種現(xiàn)象屬于光的反射
D.一束白色的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只分解成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已知銅的密度為8.9g/cm3,一根體積是100cm3的銅棒截斷一半后,留下的一半銅棒的密度將等于 8.9g/cm3(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某鋼瓶內(nèi)裝氧氣密度是8kg/m3,在一次氣焊中用去其中的一半,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為4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物體經(jīng)晶狀體成像于視網(wǎng)膜上.對于近視眼患者而言,遠處物體成像的位置和相應(yīng)的矯正方法是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鏡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普通照相機的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凸透鏡,一架普通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10cm,當(dāng)被拍照的人到鏡頭的距離大于20cm時,底片上才會得到一個清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小明定有一個電磁爐,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2100W,他想知道該電磁爐的效率,進行下列實驗:他把質(zhì)量為1kg、初溫為25℃的水裝入不銹鋼鍋中,用該電磁爐在額定功率下加熱至沸騰(在一標準大氣下),用了200s時間,(c=4.2×103J/kg•℃)
(1)該電磁爐正常工作時的電流(保留一位小數(shù));
(2)水吸收的熱量;
(3)該電磁爐燒水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