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原子及其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原子是由分子構成的

B. 原子核帶負電,核外電子帶正電

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D. 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相同

C 【解析】【解析】 A、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而不是原子是由分子構成的,故A錯誤;B、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故B錯誤;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故C正確;D、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不同,這也是摩擦起電的原因,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廣西欽州市2018年春季學期八年級物理8.1牛頓第一定律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物體的慣性與它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

B. 電能表是直接測量電功率的儀器

C. 家庭電路中不要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D. 天平的平衡螺母是在稱量過程中用以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的

C 【解析】A. 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體的質量,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故A錯誤;B. 電能表是測量用電器消耗的電能多少儀表,故B錯誤;C. 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是并聯(lián)關系,所以如果家庭電路中不安裝保險絲,那么發(fā)生短路時,不會燒毀用電器,而是燒壞供電線路,故C正確;D. 在稱物體的質量時,若發(fā)現(xiàn)天平不平衡,不能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應先通過增減砝碼使天平平衡,故D錯誤;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林用如圖所示的電路研究串聯(lián)電路特點,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燈較亮,燈較暗.他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是: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fā),經(jīng)過燈、燈,電流逐漸變小,所以燈較亮,燈較暗.小歡認為小林的解釋是錯誤的,他只利用圖中的器材設計了一個實驗,并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說明小林的解釋是錯誤的.請你完成下列問題:

)畫出小歡所設計的實驗電路圖._____________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簡要說明小林的解釋是錯誤的.___________

不變 按電路圖組裝電路. 閉合開關 后,看到 仍較亮, 仍較暗,說明電流經(jīng)過 、 不會逐漸變�。� 【解析】(1)小林認為“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fā),經(jīng)過燈L1、燈L2,電流逐漸變小,所以燈L1 較亮,燈L2 較暗”,我們只需要交換一下這兩個燈的位置,讓電流先經(jīng)過燈L2,后經(jīng)過燈L1,觀察兩個燈泡的亮度情況,就可以說明小林的解釋是錯誤的,實驗電路圖如圖: (2)改變實驗電路后,仍然會出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電路,電源不變,當閉合,斷開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安,電壓表示數(shù)為伏;將兩表互換位置,并同時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壓表示數(shù)仍為伏 B. 的阻值為

C. 電路總電阻為歐 D. 此時被短路

AB 【解析】由電路圖知道,當開關S1 閉合,S2 斷開時,形成R1、R2 的串聯(lián)電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因為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串聯(lián)的中電阻是: R串=R1 +R2 =U/I串=6V/0.2A=30Ω;當將兩表互換位置,并同時閉合S1 和S2 時,R1、R2形成并聯(lián)電路,電流表測R1支路的電流,電壓表仍測電源的電壓,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仍為6V,故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重要指標,提高熱機效率有利于節(jié)約能源,減少污染.下列有關熱機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蒸汽機的效率高于 B. 柴油機的效率高于

C. 汽油機的效率高于 D. 內(nèi)燃機的效率高于蒸汽機

D 【解析】熱機的效率是指用來做有用功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能量的比值。在熱機中,蒸汽機的效率最低,一般在6%~15%左右;柴油機的效率一般在30%~40%左右;汽油機的效率一般在20%~30%左右,都達不到60%,故ABC錯誤;內(nèi)燃機包括汽油機、柴油機等,內(nèi)燃機的效率普遍高于蒸汽機,故D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null

下列四組物品中,通常情況下都屬于導體的是( )

A. 金屬勺、礦泉水 B. 塑料瓶、空氣 C. 玻璃杯、鋼尺 D. 電爐絲、橡皮

A 【解析】常見了導體有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 故A符合題意。塑料、空氣、玻璃、橡皮為常見的絕緣體。 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明用如圖裝置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他應選取兩支外形______(“相同”或“不同”)的蠟燭進行實驗.

(2)小明選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__ .

(3)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他把蠟燭A放在距玻璃板30cm處,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蠟燭A的距離是____m;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_像,另一組的同學實驗時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上有蠟燭的像,出現(xiàn)這種錯誤情況的原因是_____(直接/透過玻璃)觀察光屏。

(5)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將對實驗操作產(chǎn)生的影響是:_____。

相同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0.6 不變 虛 透過玻璃 像與物不重合 【解析】解答:(1)實驗時選擇兩支等長的蠟燭,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2)實驗時選擇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時觀察到像和代替蠟燭A的蠟燭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3)由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物像等距可知,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是30cm,那么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蠟燭A的距離是60cm即0.6m;由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物像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揚州至南京100km, 南京長江二橋全長12.5km,一汽車從揚州至南京的平均速度為20m/s,則該通過南京長江二橋的時間為:(汽車的長度不計)()

A. 625s B. 5625s C. 5000s D. 無法確定

D 【解析】根據(jù)t=可知要想求時間需要知道路程和時間,題目中沒有車通過南京長江二橋的速度,所以沒法求時間,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同步測試卷 9.3大氣壓強 題型:填空題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_________的存在,制藥時為了在不超過80℃的溫度下從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內(nèi)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于80℃。

大氣壓 降低 【解析】試題分析:①歷史上著名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是驗證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②降低容器內(nèi)氣壓,水的沸點也會降低,低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