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物體中全部都是省力杠桿的是(  )
A.天平、撬杠B.鋼絲鉗、開瓶器C.鋤頭、鍘刀D.釣魚桿、筷子

分析 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要判斷杠桿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可依據(jù)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大小關系,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則是省力杠桿,若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則是費力杠桿.

解答 解:A、天平在使用時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撬杠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不合題意;
B、鋼絲鉗、開瓶器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都是省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
C、鋤頭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鍘刀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不合題意;
D、釣魚桿、筷子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都是費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判斷杠桿類型的方法有三種:①比較動力和阻力的大小,當然動力小的是省力杠桿;②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短,動力臂長的是省力杠桿.③比較動力和阻力移動的距離,動力移動距離大的是省力杠桿.省了力肯定費距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shù),部分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時間/min012345678
水的溫度
/℃
909294    9898989898
(1)如圖1是該實驗的裝置圖,在安裝調(diào)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先調(diào)整固定B的位置,在調(diào)整固定A的位置.(填A或B).在實驗中,除了需要實驗裝置中的器材,還需要秒表﹑硬紙板.
(2)某次數(shù)據(jù)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1所示,請將漏填的數(shù)據(jù)填在表格內(nèi).
(3)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沸點是98℃;由水的沸點,可判斷出當時的大氣壓低于(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標準大氣壓.圖2中a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
(4)在探究結束后,四位同學分別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繪制的水的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如圖3所示.其中能正確反映研究水沸騰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B.
(5)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6)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這段時間過長.如果要適當縮短實驗時間,則可行的一種方法是:適當減少水量(或適當提高水的初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新材料有半導體、超導材料和納米材料料.超導體材料是一種電阻為零的材料,人們利用它的磁懸浮現(xiàn)象被人們用來實現(xiàn)交通工具的無摩擦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v=$\frac{s}{t}$可知,物體的( 。
A.速度與時間成反比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不隨時間或路程而改變D.速度決定于通過的路程和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小鄒同學用一塊海綿和兩塊規(guī)格相同的長方體磚塊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仔細觀察,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過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來確定.
(2)分析比較圖乙、丙的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3)分析比較圖甲、乙的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4)這里所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法,試根據(jù)學過的物理知識,再列出一例用這種方法研究的問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無規(guī)則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的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某中學學生參觀揚州亞星汽車有限公司,發(fā)現(xiàn)汽車的許多部件的設計與物理學的知識有聯(lián)系.如安全帶是為了防止高速行駛的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員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而撞傷,汽車的輪胎多而寬大,這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輪胎上還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這是為了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圖中將插座和電燈接到電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在“探究動滑輪”的實驗中,實驗數(shù)據(jù)填在表中:
(1)彈簧測力計應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鉤碼;
(2)分析比較表格中G、F(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兩個物理量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
(3)請把表格中的空白處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
(4)分析數(shù)據(jù)還可以發(fā)現(xiàn)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鉤碼重有關.
次數(shù)鉤碼重G/N鉤碼升高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
效率
110.20.70.471.4%
220.21.20.483.3%
330.21.70.48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