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乙兩個電路中,電源、定值電阻、電壓表均相同.已知流經(jīng)電壓表的電流等于自身的示數(shù)與自身電阻的比值.將開關閉合后,甲中電壓表示數(shù)為3V,乙中電壓表示數(shù)均為2V.由以上信息可求得電源電壓
6
6
V.
分析:設電壓表的內阻為R0,甲圖中電壓表的內阻和R串聯(lián),根據(jù)歐姆定律表示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jù)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源的電壓;乙圖中兩個電壓表的內阻和R串聯(lián),根據(jù)歐姆定律表示出電路中的電流,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源的電壓,利用電源的電壓不變得出R與R0的比值,然后求出電源的電壓.
解答:解:設電壓表內阻為R0,則
甲圖中: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電路中的電流:
I=
UV
R0
=
3V
R0
,
∵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電源的電壓:
U=3V+
3V
R0
×R,
乙圖中:
電源的電壓U=2V+2V+
2V
R0
×R,
∵電源的電壓不變,
∴3V+
3V
R0
×R=2V+2V+
2V
R0
×R,
解得:
R
R0
=1,
則電源的電壓:
U=3V+
3V
R0
×R=3V+3V×1=6V.
故答案為:6.
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能把電壓表的串聯(lián)看成電壓表的內阻和定值電阻串聯(lián)來處理,要利用好電源的電壓不變這一條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7、我們知道:“電流通過導體時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與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就是焦耳定律,有公式可表達為:Q=I2Rt.受動腦筋的小明在探究這個問題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只連接一次電路就完成了實驗探究.他的方法是用電阻絲(其中R≠R)給燒瓶中的煤油(煤油質量相同)加熱,然后觀察煤油在插入密封燒瓶里的玻璃管中上升的高度,就可以對比電阻絲放熱的多少.請你仔細觀察小明設計的實驗電路,并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探究電熱的多少與電流的關系,應該對比
甲丙(或乙丙)
兩個燒瓶中煤油柱上升的高度,而這兩個燒瓶中電阻絲阻值應該
相等

(2)探究電熱的多少與電阻的關系,應該對比
甲乙
兩個燒瓶中煤油柱上升的高度.
(3)有許多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即為焦耳定律,請舉兩個例子.
電飯鍋,電熱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9、現(xiàn)有甲乙兩個燈泡,若將它們串聯(lián)在電路中,甲燈比乙燈亮,若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是I1.I2,則I1
=
I2;若將它們并聯(lián)在電路中,若它們兩端的電壓分別是U1、U2,則U1
=
U2(選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松北區(qū)二模)如圖,甲、乙電路是某個實驗小組利用“等效替代”的思想設計的測量電阻Rx阻值的兩個電路圖(其中R為電阻箱,也是一種變阻器,它優(yōu)越于滑動變阻器的地方是:每次調節(jié)完畢都可以讀出連入電路中電阻值的大。蠋熆戳怂麄冊O計的這兩個方案,告訴他們兩個方案中有一個可行,另一個不可行,不可行方案在原基礎上經(jīng)過一定的改進后會變得可行.
請你評價甲、乙兩個電路的設計方案,要求:
(1)對可行方案簡要寫出實驗步驟.
(2)對不可行方案說明理由,并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使方案可行.(畫出改進后的電路圖即可,注意要仍滿足“等效替代”的設計思想)
甲方案:
乙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第十一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復賽試題

  一、[8分]1kg20℃的水吸收4.2×105J的熱量后,它的可能溫度是多少?在下列4個答案中選出正確答案的序號并說明選擇該答案的理由。

A.80℃    B.100℃    C.120℃ D.130℃

  二、[8分]小浩制作了一個彈簧測力計,如圖l所示,彈簧一共20匝。經(jīng)檢驗,該彈簧測力計在測量范圍內(0~5N)示數(shù)是準確的。該彈簧不但“伸長的長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且彈簧受拉力伸長時,各匝伸長的長度都相等。

  有一次不慎把彈簧靠近O端的一小部分擠壓變形,小浩把變形的3匝剪去,并把彈簧上端重新固定在D點,然后把指針C適當向下移,使它在彈簧測力計豎直放置時指針C仍指在“0”刻線處。

  1.寫出這個新改制的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F與它的示數(shù)F測的關系式并說明理由。

2.用這個新改制的彈簧測力計稱量一個重物,它的示數(shù)為4.0N,該物實重是多少? 

   

  三、[10分]1.如圖2所示,甲、乙、丙三人要合扛一重物。物重600N,三人肩頭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均為200N,F(xiàn)有兩根一樣長的硬棒及必要的繩子(硬棒及繩的自重不計),請你設計出一種方法,使三人肩頭承受的壓力都不超過最大壓力。畫出示意圖表示你設計的扛重物方法。

2.小明推一輛滿載重物的獨輪車,如圖3所示,手握在車把A處(圖中未畫人),遇到一個較高的臺階,他自己推不上去,小華趕快跑來幫忙。小華選擇了一種最省力且效果最好的施力方法,請畫出小華所施力F的示意圖。

四、[20分]教學中常用的投影儀的結構如圖4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鏡的正上方放一與水平成45°角的平面鏡,右邊豎直放一屏幕。物體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和平面鏡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圖5是這一裝置的示意圖,A"B"是物AB的像。圖中BO1=30cm,O1O2=20cm,O2O3=90cm。

    l.對凸透鏡而言,物距和像距各是多少?

    2.在圖5中畫出物AB的成像光路圖。

3.若將凸透鏡向上移動一點,像將向何方移動?

4.說明螺紋透鏡的作用。

    五、[16分]圖6(甲)所示為一個電磁繼電器的示意圖,a、b是它的兩個端點;B是銜鐵,D是安在一塊金屬板上的觸點,B和D都安在一個彈性片C上,C的左端固定。c和c’、d和d’分別是安在絕緣板上的金屬觸點,當線圈A不通電時,D上的觸點與c及c’接觸,把c和c’連接起來,因此c、c’稱為常閉觸點;而d及d’此時是斷開的,稱為常開觸點。當線圈A通電時,銜鐵B被吸下,c和c’斷開而d和d’被連接起來。

    現(xiàn)在利用這個電磁斷電器控制帶動水泵的電動機工作,使水泵往水箱中抽水。在水箱中豎直立一根絕緣棒,在棒上分別安有P、Q、R三個電極,如圖6(乙)所示,F(xiàn)在希望控制水箱內的水位總在Q、R之間,即水位降到Q處,電動機啟動,開始抽水,水位達到R處,電動機自動關機,停止抽水。(水是導電的)

    圖6(丙)圖6(丁)分別是控制電路和電動機的供電電路,圖中R0是與電磁繼電器線圈并聯(lián)的一個電阻,它的阻值很小,當R0接入電路后,電磁繼電器的線圈相當于被短路。丙、丁兩圖中標有l(wèi)~6的6個接線柱是與電磁繼電器的線圈或觸點相連的。

    1.寫出這6個接線柱分別與電磁繼電器的何處連接。

   2.開始水箱內沒有水,說明閉開關S后,水箱內的水位為什么能保持在Q、R之間。

   

六、[18分]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制作了一個電熱水孵卵器,他們用兩根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都相同的電熱絲作熱源,再連入一個電阻R0,使這臺孵卵器即使斷了一根電熱絲,單絲工作產(chǎn)生熱量的效果仍然與雙絲工作時產(chǎn)生的熱量效果完全相同。若電源兩端的電壓為U,兩絲的額定電壓均為UL、額定功率均為PL

1.畫出孵卵器的電路圖。2.R0的阻值是多大? 3.R0在單絲工作與雙絲工作狀態(tài)下消耗功率之比是多少?

    七、[20分]小剛家的一個水龍頭擰不緊,水一滴一滴斷續(xù)地滴落到地上。小剛發(fā)現(xiàn),在耳朵聽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聲音的同時,看到下一滴水剛好開始下落(如圖7所示)。他為了測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一天浪費的水量,找來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龍頭口離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計時。計時的方法是:當聽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聲音的同時,開啟秒表開始計時,并數(shù)“l(fā)”,以后每聽到一聲水滴聲,依次數(shù)“2、3……”一直數(shù)到“n”時,按下秒表停止計時,讀出秒表的示數(shù)為t。

    1.寫出用上述測量量表示水滴在空中運動的平均速度v的表達式。

    2.小剛測得h=lm,當數(shù)到n=20時秒表的示數(shù)t=8.7s,則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是多少?

    3.若每滴水質量是0.25g,則一晝夜要浪費多少水?

    4.小剛為進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和下落高度h的關系,又做了以下實驗:找來一塊擋板,讓水滴落到擋板上。改變檔板和水龍頭口之間的距離h,并仔細調節(jié)水龍頭滴水的快慢,使得耳朵聽到的前一滴水滴在擋板上的聲音的同時,下一滴水剛好開始下落。計時方法仍和上面一樣。他從實驗中又獲得了如下表所示的6組數(shù)據(jù)(連同上面的一組共有7組數(shù)據(jù))。請你幫小剛繼續(xù)完成以下的工作:(1)把這些數(shù)據(jù)分別標示在圖8(甲)(乙)兩個坐標系中,并作出相應的圖象。其中圖8(甲)的縱坐標是水滴在空中的平均速度v,圖8(乙)的縱坐標是水滴在空中的平均速度的平方,即v2。,它們的橫坐標都是高度h。(2)根據(jù)圖象寫出v與h的函數(shù)關系。

次數(shù)

l

2

3

4

5

6

高度h(m)

O.2

0.3

O.4

0.5

0.6

O.8

平均速度v(m/s)

0.97

1.19

1.38

1.54

1.68

1.95

    5.考慮到聲音傳播的速度遠小于光的傳播速度這一因素,上面測出的水滴的平均速度會有一定的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是偏大還是偏小?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