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如圖1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體的長度是1.85 cm;
(2)圖2中體溫計的讀數(shù)是37.8℃.

分析 (1)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體溫計測量人體溫度時,首先要明確體溫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柱最末端所對刻線相垂直.

解答 解:
(1)由圖1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物體左側與11.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在12.85cm處,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12.85cm-11.00cm=1.85cm;
(2)由圖2知::體溫計上1℃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1℃,所以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液柱最末端在37℃后面8個小格處,示數(shù)為37℃+8×0.1℃=37.8℃.
故答案為:(1)1mm;1.85;(2)37.8.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常見的幾種物理儀器的讀數(shù)方法,在讀數(shù)前一定要觀察儀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長度的測量需要進行估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為“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調整好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高度后.

(1)實驗中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表明此時成的是(選填“實”或“虛”)實像,將蠟燭移動到離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時,發(fā)現(xiàn)不論怎樣移動光屏郡不能承接到像,此時透過凸透鏡直接觀察燭焰,能(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清晰的像.
(2)若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A換成焦距為10cm凸透鏡B(如圖),則應將光屏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小明想驗證A、B透鏡的焦距大小關系,第二節(jié)課后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的位置.旁邊的同學卻告訴他,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放置(太陽光沒有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到凸透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蝴蝶翅膀3秒鐘振動了18次,則此時翅膀的頻率是6Hz,人耳不能(填“能”或“不能”)聽到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用40N的力把一個重力為0.2N的圖釘按入豎直的墻壁,已知圖釘帽面積是1cm2,圖釘尖的面積是0.05mm2,求圖釘帽和墻壁受到的壓強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按題目要求作圖:

(1)在甲圖中作出折射光線.
(2)在圖乙中作出物體AB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3)圖丙中AB、CD是由發(fā)光點S發(fā)出并經平面鏡反射的兩條光線,在圖中畫出S和它在平面鏡中的像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20.AOB是一個杠桿,在B點懸掛了一個重物,請你在A點用最小力使杠桿平衡,畫出此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石墨烯被證實是世界上已經發(fā)現(xiàn)的最薄、最堅硬的物質,它的導電性能好、導熱性能強,熔點超過3000℃.你認為用石墨烯做成的導線不能用來做保險絲;能用來做高壓輸電線(選填“能”或“不能”).科學試驗表明:向空燒杯內倒入酒精與水的混合物(如圖所示),蓋緊石墨烯薄膜,一個月后,檢查發(fā)現(xiàn)薄膜覆蓋緊密完好,燒杯內只剩余酒精,再以后,燒杯內液體體積保持不變. 此實驗說明石墨烯薄膜還具有的物理特性是(寫出兩點即可)①有較好的透水性;②對酒精有良好的密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幾種物質不能被磁化的是( �。�
A.碳鋼B.鑄鐵C.銅棒D.鎳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