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林同學實驗的電路圖,當開關S閉合后,他發(fā)現(xiàn)燈L1L2均不亮。小林同學想了想,然后拿起一根導線開始檢查:他先將導線并接在燈L1的兩端,發(fā)現(xiàn)燈L2亮,L1不亮;然后將導線并接在燈L2兩端,發(fā)現(xiàn)兩燈均不亮。電路故障可能是

A. L1 短路 B. L1 斷路 C. L2 短路 D. L2斷路

【答案】B

【解析】

由圖可知兩燈的連接方式,根據(jù)接入導線后燈泡的亮暗來判斷電路故障。

閉合開關時兩燈均不亮,說明電路中某處斷路,或是兩燈均短路;用導線先并聯(lián)在L1兩端時,發(fā)現(xiàn)L2亮,燈L1不亮,說明電路通路,兩燈泡不可能短路,L2不可能斷路;同時因?qū)Ь與燈L2并聯(lián),兩燈均不亮,說明燈L1不可能短路,故只能為燈L1發(fā)生了斷路。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電路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3V保持不變.調(diào)節(jié)電阻箱R1和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讀出了第一組數(shù)據(jù),然后他不再調(diào)節(jié)滑片,僅改變電阻箱R1的阻值,讀得另外兩級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能得到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因為R1的阻值越大時通過的電流越小

B. 不能得到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因為他改變R1的阻值了

C. 可以計算出三次實驗中R2連入電路的阻值為12Ω

D. 分析R2兩端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可以得到R2中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為某水果自動篩選裝置,它有一個壓力檢測點,檢測點的電路如圖乙,其中,R為壓敏電阻,R1為滑動變阻器,通過移動滑片P來設置一定的標準,從而將重小于一定標準的水果自動剔除。其原理如下:當傳送帶上的水果經(jīng)過壓力檢測點時,壓敏電阻R的阻值發(fā)生變化,也使AB間的電壓隨之發(fā)生變化,當UAB3V時,機械裝置啟動,將不達標的小水果推出傳送帶,實現(xiàn)自動篩選功能。電源電壓恒為9V,壓敏電阻R的阻值隨壓力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求:

1)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現(xiàn)要使機械裝置啟動,將重G1N的水果推出傳送帶,那么,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阻值R1為多少Ω

2)在某次篩選中,先將R1的阻值調(diào)為20Ω,選出一定標準的水果后,再將R1的阻值調(diào)為15Ω,將前一次選出的水果再次篩選,請你通過計算說明經(jīng)過兩次篩選的水果的重應在什么范圍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小組完成了“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的實驗后,得到“電源兩端電壓總大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的結論,這與之前“電源兩端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的猜想不符。老師引導同學們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繼續(xù)進行了深入探究:

(1)測量電源及燈泡兩端電壓。電壓表接在CD兩點,是為了測量燈泡________的電壓,閉合開關,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是________V。

(2)測量電路中導線的電壓。測出導線BC間的電壓大約為0.05V,由此得知導線分壓可能是造成結論與猜想不符的原因。為了能更明顯地觀察到導線分壓的現(xiàn)象,應選擇較________(選填:“粗”或“細”)的導線,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某太陽能汽車接受太陽光能的面板面積S8m2,正對太陽時能產(chǎn)生U120V的電壓,并對整車提供最大為10A的電流。太陽光照射到地面上1m2的面積上的輻射功率P01.0×103W.求:(汽油熱值q=為4.6×107J/kg

1)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

2)某汽油發(fā)動機的效率為30%,此汽油發(fā)動機要相當于上述太陽能電池的輸出功率,每秒需要燃燒多少克的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然氣灶使用方便、經(jīng)濟環(huán)保,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天然氣灶將一壺質(zhì)量為3kg、溫度為20℃的水加熱至100℃,大約需要10min,此過程水吸收的熱量為_____J,若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60%被水吸收,燒開這壺水需要_____m3天然氣。(已知:C=4.2×103J/(kg℃),q天然氣=3.5×107J/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一: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學家科拉頓做了如下實驗:他將一個能反映微小變化的電流表,通過導線與螺旋線圈串聯(lián)成閉合電路,并將螺旋線圈和電流表分別放置在兩個相連的房間,如圖。他將一個條形磁鐵插入螺旋線圈內(nèi),同時跑到另一個房間里,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偏轉。進行多次實驗,他都沒有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

材料三: 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用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里切割磁感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導體中產(chǎn)生電流,從而實現(xiàn)了用磁場獲得電流的愿望。

(1)進行奧斯特實驗時,在靜止的小磁針上方,分別用圖甲和乙兩種方式放置一根導線。當導線通電時,小磁針發(fā)生明顯偏轉的是_______(選填“甲”或“乙”)。

(2)科拉頓、法拉第等物理學家相繼進行如材料所說的實驗研究,是基于_____________的科學猜想。

(3)科拉頓的實驗中,_______(選填“已經(jīng)”或“沒有”)滿足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要使他能觀察到電流表指針偏轉,你提出的一種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某兩點間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范圍為1A~2A,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范圍為6V~9V,則定值電阻R的阻值及電源電壓分別為

A. 3Ω,15V B. 6Ω,15V C. 3Ω,12V D. 6Ω,1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如圖甲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電阻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25Ω。

(1)請根據(jù)圖甲將圖乙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允許交叉)。

______

(2)在此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實驗中多次改變R的阻值,記下電流表的示數(shù),得到如圖丙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

①由圖象可以得出結論:_____。

②上述實驗中,小明用5Ω的電阻做完實驗后,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然后將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_____V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

(4)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