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用潛望鏡觀察水面上的物體A的示意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 人眼在C處看到的是物體的像
B. 人眼在C處看到的是物體本身
C. 潛望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D. 潛望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AC 【解析】因潛望鏡內部上下拐角處各安裝一個平面鏡,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因此潛望鏡利用了光的反射改變了光的傳播方向,且平面鏡成等大正立的虛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現象,故AC符合題意,故選AC。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計算題
裝卸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1200N的貨物,所用的拉力F為750N,重物在50s內被提升2m,在此過程中求:
(1)人所做的有用功____.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__.
(3)人做功的功率____.
2400J 80% 60W 【解析】【解析】 (1)人做的有用功為W有用=Gh=1200N×2m=2400J; (2)由圖可知,承擔重物和動滑輪重的繩子股數n=2,所以繩子下拉距離s=2×2m=4m, 拉力做的功為W總=Fs=750N×4m=3000J, 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人做功的功率 答:(1)人所做的有用功為2400J;(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常用溫度計是利用_____來測量溫度的.如圖兩支溫度計的讀數分別為:甲溫度計:_____℃,乙溫度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滬科版上冊 第4章 多彩的光 單元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光由真空進入空氣中時,傳播方向只有微小的變化。雖然如此,有時仍然不能不考慮空氣的折射效應。
如圖,表示來自一個遙遠天體的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被折射的情景。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大氣,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角也越小。
我們可以把地球表面上的大氣看作是由介質不同的許多水平氣層組成的,星光從一個氣層進入下一個氣層時,要折向法線方向。因此,我們看到的這顆星星的位置,比它的實際位置要高一些,這種效應越是接近地平線就越明顯。我們看到的靠近地平線的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實際位置高37′。這種效應叫作蒙氣差,是天文觀測中必須考慮的。
太陽光在大氣中也會發(fā)生折射。因此,當我們看到太陽從地平線上剛剛升起時,實際看到的是它處在地平線的下方時發(fā)出的光,只是由于空氣的折射,才看到太陽處于地平線的上方。
(1)材料中介紹的這種光現象叫什么____?它是怎樣形成的______?
(2)根據材料,你能判斷我們看到的星星和太陽是真實的星星和太陽嗎___?為什么_____?
這種光現象叫光的折射 它是由于光傳播的介質不均勻所形成的 能 我們看到的星星和太陽不是真實的星星和太陽;因為星星和太陽的光從太空進入大氣層時,會發(fā)生折射,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看到的像偏離了實際位置,我們看到的是虛像。 【解析】(1)由于介質不均勻,光在傳播時路徑發(fā)生會改變的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它是由于介質不均勻造成的。 (2)我們看到的星星和太陽不是真實的星星和太陽;因為星星和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滬科版上冊 第4章 多彩的光 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有一束光斜射到平靜的水面上,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_______ 度,折射角_________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滬科版上冊 第4章 多彩的光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太陽和月亮都屬于光源
B.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C.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5m/s
D. 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B 【解析】能自自行發(fā)光的物體才是光源,所以太陽是光源,月亮不能發(fā)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B正確;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 m/s,故C錯誤;光只有從透明物質斜射向空氣時,折射角會大于入射角,故D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小華路過街頭蒸包子的早點店鋪發(fā)現在室外的液化石油氣罐外表面上部布滿小水珠,下部覆蓋有一層厚厚的冰層(如圖甲),因此他想探究是什么原因使得氣罐表面出現這些現象呢?他馬上通過手機天氣功能查詢到此時的天氣情況(如圖乙).
(1)根據所學物理知識可以得知:氣罐上部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下部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兩類物態(tài)變化都需要_____熱量.
(2)由當時天氣情況可知,此時環(huán)境溫度為_____,該現象分析可知液化石油氣罐的溫度應_____(低于/等于/高于)環(huán)境溫度,可見液化石油氣在使用的過程中_____熱量,導致氣罐內的液化氣的溫度降低,此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
(3)同樣時間在家庭使用中該現象卻很少出現,針對該現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
A.在家庭里使用時環(huán)境溫度比較高,環(huán)境中的水蒸氣含量比較少
B.店鋪中液化氣燃燒使用比較多,因此吸收熱量多,內部液化氣降溫較大
C.該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包子鋪周圍空氣濕度較小,水蒸氣更容易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
D.上部和下部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氣罐內液化氣的溫度分布不均勻.
液化 凝華 放處 11℃ 低于 吸收 汽化 AC 【解析】(1)氣罐上部的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氣罐液化而成的,氣罐下部厚厚的冰層是水蒸氣遇到很低的溫度時凝華而成的,兩類物態(tài)變化都需要放出熱量。(2)由當時天氣情況可知,此時環(huán)境溫度為11℃,該現象分析可知液化石油氣罐的溫度應低于環(huán)境溫度,可見液化石油氣在使用的過程中吸收熱量,導致氣罐內的液化氣的溫度降低,此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汽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若圖中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MN截成兩半,并分別前后移一段距離,則貓的頭部通過前、后兩半面鏡子( )
A. 都不能成像
B. 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C.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D.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
D 【解析】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所以,當MN分開后,貓在兩個鏡子中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故ABC錯誤,C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yè)質量測試(期末)八年級物理試卷(含答案) 題型:作圖題
完成如圖所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路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