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你一定聽說過《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吧?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跑出,兔子在遠遠超過烏龜后,便驕傲地睡大覺.當(dāng)它睡醒后才發(fā)現(xiàn):烏龜已經(jīng)爬到了終點.關(guān)于這個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兔子始終比烏龜跑得快
B.跑完全程,烏龜所用的時間比兔子的長
C.兔子在睡覺時,烏龜相對于它是運動的
D.整個過程中兔子比烏龜?shù)钠骄俣却?/td>

分析 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通常用控制變量法.即:時間相同時,比運動路程的長短,運動路程長的,運動快;路程相同時比運動時間,運動時間短的,運動快;當(dāng)時間、路程都不相同時,則比較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平均速度則是路程與其相應(yīng)時間的比值(所有的時間都計算在內(nèi)).

解答 解:A、兔子在前半程比烏龜用的時間少,在整個路程則比烏龜用的時間長,運動較慢,故A選項說法錯誤.
B、烏龜最先到達終點,烏龜所用的時間比兔子的短,故B說法錯誤.
C、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兔子在睡覺時,兔子是靜止的,烏龜相對于兔子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烏龜是運動的,此C說法正確.
D、在全程中,兔子與烏龜運動路程相同,而烏龜用的時間少,所以平均速度大,故D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對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方法的運用及對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小池是一名天文愛好者,他淘到一小塊“隕石”,但它的真實性和隕石的種類難以確認.恰逢學(xué)校物理實驗課要求測量物體的密度,小池就對這塊“隕石”的密度進行了測量如圖,想要通過密度來鑒別其真?zhèn)危?br />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將“隕石”放在左盤中,在右盤中增減砝碼,當(dāng)加入最小砝碼時,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盤中央刻度線如圖甲所示,他接下來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碼,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2)天平平衡后,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對應(yīng)刻度如圖乙所示,則“隕石”的質(zhì)量為62g.
(3)小池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隕石”有吸水性,經(jīng)思考后,他先將“隕石”放入盛水的燒杯中足夠長時間,再取出來擦干表面的水,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圖丙所示,他這樣做的目的可以避免因“隕石”吸水而使其密度測量值大(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小池測出“隕石”的密度ρ=3100kg/m3
(4)若實驗室量筒打碎了,小池思考后,采取了以下步驟測量隕石的體積如圖丁,先將吸足水的“隕石”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把小石塊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做上標記;接著取出小石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1;最后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標記處,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2,則隕石的體積為$\frac{{m}_{2}-{m}_{1}}{{ρ}_{水}}$(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表示).
(5)下列實驗或研究中所用方法與圖丁中測隕石體積的方法相同的是A.
A.探究平面鏡成像時,使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來研究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
B.研究光線時,引入光線的概念;
C.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之間的關(guān)系時,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1)如圖1是用刻度尺測量一木塊長度的情形,該木塊的長度是3.53cm;
(2)如圖2所示是寒暑表,當(dāng)前的示數(shù)是-3℃,它不適合(適合/不適合)無錫地區(qū)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夏天的中午,不宜往陽光下的花木上灑水.如果這時候灑水,待水蒸發(fā)后,原來葉片上附著水珠的地方,會出現(xiàn)枯黃色的燙傷斑點.其原因是( 。
A.水滴蒸發(fā),帶走葉片的熱量
B.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讓陽光透射到葉片上
C.水滴在烈日照射下,溫度升得很高,使葉片上有水滴的地方燒焦
D.水滴好似凸透鏡,使陽光會聚,使葉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燒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汽車、拖拉機的發(fā)動機常用水(選填“沙子”、“水”、“汽油”或“柴油”)做冷卻劑,這是因為它具有較大的比熱容,通常情況下可以吸引更多的熱量,防止發(fā)動機過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沿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圖象如圖(a)所示,求;
(1)甲、乙兩車的速度大小分別為多少?
(2)圖(b)描述的是兩車中哪輛車的運動情況?
(3)從開始運動6s后,兩車相距多少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立方體A重20N,放在水平桌面上時,桌面受到的壓強為200Pa,立方體B重30N,現(xiàn)將B物置于A物上,則A物對桌面的壓強應(yīng)為(  )
A.200PaB.500PaC.300PaD.1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電器兩端電壓大,用電器做功就快
B.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用電器的電功率越大,做功就越多
D.用電器的額定功率越大,消耗的電能就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的實驗中,某同學(xué)用下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作了三次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shù)鉤碼重/N鉤碼上升的距離/cm測力計的讀數(shù)/N測力計上升的距離/cm機械效率
1280.82483.3%
2451.515
36103090.9
(1)在表中的空格填上適當(dāng)?shù)臄?shù)據(jù)(機械效率用百分數(shù)表示,保留一位小數(shù))
(2)在實驗操作中應(yīng)該豎直向上勻速 拉動彈簧測力計.
(3)從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使用同一個滑輪組,增加物重 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跟其他因素有關(guān),請你作出適當(dāng)?shù)牟孪耄夯喗M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重、繩與滑輪的摩擦等有關(guān)(寫出一種影響因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