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5日,奧地利著名極限運動員保姆加特納從距地面高度約39千米的氦氣球攜帶的太空艙上跳下,并成功著陸(如圖),創(chuàng)造了人類搭乘氣球抵達的最高高度和人類自由落體最高時速(1173千米/時)兩項世界紀(jì)錄.
(1)氦氣球能攜帶太空艙升空是因為氦氣的密度比空氣    (選填“大”或“小”).
(2)若以保姆加特納下落時的最高時速前進,則經(jīng)過100米所需的時間為    秒(保留一位小數(shù)).
(3)為安全著陸,在降落到地面前,保姆加特納通過    (選填“增大阻力”或“減小重力”)達到減小降落速度的目的.
【答案】分析:(1)氣球能夠升空時因為里面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氣體,浮力大于重力;
(2)根據(jù)v=求出時間;
(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當(dāng)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
解答:解:(1)氦氣球能攜帶太空艙升空是因為氦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
(2)速度v=1173km/h≈325.83m/s,
∵v=
∴經(jīng)過100米所需的時間:
t==≈0.3s;
(3)為安全著陸,在降落到地面前,保姆加特納通過增大阻力來達到減小降落速度的目的.
故答案為:(1)小;(2)0.3;(3)增大阻力.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xué)生對浮力、速度計算、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掌握,基礎(chǔ)性題目.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湖州)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5日,奧地利著名極限運動員保姆加特納從距地面高度約39千米的氦氣球攜帶的太空艙上跳下,并成功著陸(如圖),創(chuàng)造了人類搭乘氣球抵達的最高高度和人類自由落體最高時速(1173千米/時)兩項世界紀(jì)錄.
(1)氦氣球能攜帶太空艙升空是因為氦氣的密度比空氣
(選填“大”或“小”).
(2)若以保姆加特納下落時的最高時速前進,則經(jīng)過100米所需的時間為
0.3
0.3
秒(保留一位小數(shù)).
(3)為安全著陸,在降落到地面前,保姆加特納通過
增大阻力
增大阻力
(選填“增大阻力”或“減小重力”)達到減小降落速度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河南模擬)北京時間2012年2月5日,紐約尼克斯隊 在主場以99-92擊敗新澤西網(wǎng)隊,結(jié)束了兩連敗.尼克斯隊中全場得分最高的球員是剛剛從NBDL提拔上來的華裔控衛(wèi)林書豪,一個自1954年之后第一個打NBA的哈佛畢業(yè)生,集速度與出色控球能力于一體的全能控衛(wèi).如圖1所示,當(dāng)林書豪持球突破時,以他的左手為參照物,籃球是
靜止
靜止
(填“運動或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經(jīng)美國《國家地理》確認(rèn),北京時間2012年3月26日早晨5時52分,美國導(dǎo)演卡梅隆駕駛其單人深潛器“深海挑戰(zhàn)者”號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zhàn)者海淵底部. 他用了3個多小時就潛到深達10898米的溝底,隨后僅用了70分鐘就返回到了海面.在下潛過程中,整個潛艇艇身直徑縮小大約6.3厘米.(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取1.0×105Pa,g=10N/kg).
(1)在下潛過程中,整個潛艇艇身直徑縮小大約6.3厘米,說明了
液體內(nèi)部有壓強
液體內(nèi)部有壓強

(2)此次下潛到最大深度時,潛水艇受到海水的壓強約為
1.0898×108Pa
1.0898×108Pa
,大約相當(dāng)于
1089.8
1089.8
個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強.
(3)潛水艇返回海面時的平均速度為
2.6m/s
2.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屆浙江省溫州地區(qū)九年級第一學(xué)期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5日,奧地利著名極限運動員鮑姆加特納從距地面高度約3.9萬米的氦氣球拾攜帶的太空艙上跳下,并成功著陸(如圖),創(chuàng)造了人類搭乘氣球抵達的最高高度和人類自由落體最高時速(1173千米/時)兩項世界紀(jì)錄。

(1)氦氣球能攜帶太空艙升空是因為氦氣的密度比空氣_________(選填“大”或“小”)

(2)若以鮑姆加特納下落時的最高時速前進,則經(jīng)過100米所需的時間為____________秒(保留一位小數(shù))

(3)為安全著陸,在降落到地面前,鮑姆加特納通過__________(選填“增大阻力”或“減小重力“)達到減小降落速度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