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游泳時,手向后劃水,人就前進,這里有什么力學原理?

分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力的作用.

解答 答:游泳時人用力向后劃水,人給水一個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給人一個向前的推力,所以人就前進.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和掌握,此類題目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十分常見,要引導學生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從沈陽開往上海的195次旅客列車經(jīng)過上海鐵路分局管轄的滬寧線103K區(qū)段時,突然從列車左翼車窗飛出一個饅頭,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當班的×××的鼻梁上,當場將其擊昏,這是因為( 。
A.饅頭的質(zhì)量大B.饅頭的速度大C.饅頭太硬了D.饅頭的動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甲乙兩人互推.結(jié)果甲把乙推動.關(guān)于這一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對乙的力大于乙對甲的力
B.甲對乙的力等于地面對乙的摩擦力
C.乙對甲的力小于地面對甲的摩擦力
D.地面對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對乙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鐵塊的體積是150cm3,浸沒于水中,
①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m3?
②排開的水重力是多少?鐵塊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③若鐵塊的一半體積浸在煤油中,那么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ρ煤油=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閃電雷鳴時,雷聲通過空氣傳到入耳處,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說明在空氣中光速大于聲速(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活動中所選用的器材和活動過程.

(1)在探究活動中對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豎直放置;
(2)選擇蠟燭A和B的要求是:大小相等;
(3)如果在圖a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4)把圖b中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B與A蠟燭像完全重合如圖c所示的現(xiàn)象.“完全重合”的重要意義之一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5)如果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那么像的大小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一次爬山比賽中,李敏同學以6m/s的速度爬到半山腰,接著以4m/s的速度爬到山頂,則該同學在整個爬山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5m/sB.4m/sC.10m/sD.4.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華總結(jié)兩年來所做的物理探究實驗發(fā)現(xiàn):
(1)當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測量時,都要想辦法把它們的大小間接表示出來.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轉(zhuǎn)換法.
如:甲實驗中運動的小球具有動能會推動木塊做功,因此,可通過木塊運動的距離來間接反映其動能的大;乙實驗中水和沙子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測量加熱時間的長短(“加熱時間的長短”、“升高的溫度的大小”)來比較吸熱的多少;

(2)當要研究的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guān)時,都要采用控制變量法.
如:甲實驗研究小球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就要多次改變速度的大小,同時控制小球的質(zhì)量不變.
乙實驗中只有物質(zhì)的種類不同,其他因素必須控制相同(例如燒杯的規(guī)格相同、水和沙的質(zhì)量相等、酒精燈加熱方式相同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將兩個彈簧測力計的掛鉤鉤在一起,然后用兩只手捏住外殼上的環(huán)水平地拉,當彈簧測力計靜止時( 。
A.兩只手對拉環(huán)的拉力 F1、F2 大小相等且均為 F,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2F
B.兩只手對拉環(huán)的拉力 F1、F2大小相等且均為 F,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零
C.兩只手對拉環(huán)的拉力 F1、F2 大小相等且均為 F,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F
D.兩只手對拉環(huán)的拉力 F1、F2大小相等且均為 F,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rac{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