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觀粒子,人們最先發(fā)現的是比原子小得多的電子,進而確定原子是可分的;探索宇宙的歷程中,人們經歷過托勒玫的“地心說”、哥白尼的“日心說”,最終認識到宇宙是一個的天體結構系統,隨著自身的起源、膨脹和演化的過程.

分析 1897年湯姆遜在真空放電時發(fā)現了電子,從而證明了原子是可分的;1919年,盧瑟福從氮原子中打出了質子,使人們知道了原子核的組成

解答 解:
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fā)現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帶負電荷的粒子: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結構的;
哥白尼用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說,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故答案為:電子;日心說.

點評 此題考查了人類探索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歷史進程,屬于物理學史的考查,難度較小,是一道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將重為4N的物體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yōu)?.9N.此時物體排開水的重力為( 。
A.4NB.2.9NC.1.1N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有質量為1.8kg的水,容器的底面積為120cm2.將一個質量為150g正方體木塊放入容器中,木塊漂浮在水面,如圖(乙)所示.已知木塊的密度為0.75×103kg/m3,g取10N/kg.求:
(1)放入木塊之前,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2)若對木塊施加豎直向下的壓力,使木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則加在木塊上的壓力應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顯微鏡和望遠鏡都是由目鏡和物鏡兩組凸透鏡組成,顯微鏡的物鏡相當于幻燈機鏡頭,望遠鏡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鏡頭(填“幻燈機”、“照相機”).無論是望遠鏡還是顯微鏡,它們的目鏡的作用都是形成放大的虛像(從像的“大小”、“虛實”兩方面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學習了杠桿知識后,小蘭同學發(fā)現在人體中有許多杠桿,甚至掂一下腳尖都是人體杠桿在起作用.如圖所示是人將雙腳踮起時腿腳部的杠杠模型.F是小腿肌肉群產生的動力,作用在B點,A點是重心,O為支點,且OC=CD.(g=10N/kg)
(1)如圖乙,小蘭的質量是50kg,站立時,小蘭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400cm2,行走時小蘭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小蘭踮起腳尖時,肌肉需要多大的力?
(2)如果小蘭1分鐘內能將腳尖踮起20次,每次踮起,腳跟離地10cm,則小蘭的小腿部肌肉群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據如表:

物理量實驗次數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m測力計示數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η
140.11.80.3
260.12.40.383%
340.11.40.557%
440.21.41.057%
(1)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F時,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
(2)第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74%(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是用b圖做的;第4次實驗是用c圖做的.(選填“a”、“b”或“c”)
(4)分析對比第1、2次實驗數據,可得結論: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
(5)分析對比第1、3次實驗數據,可得結論:當物重相同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重有關.
(6)分析第3、4次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伏安法測電阻.

(1)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R=$\frac{U}{I}$,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必須處于斷開狀態(tài),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位于阻值最最大的一端,這主要是為了避免電路中的電流過大,以致燒壞有關元件.
(2)小桃同學在測電阻的實驗中,測得電阻的電壓及電流如圖所示,則電阻兩端的電壓為10.5V,通過電阻的電流為0.14A,電阻的阻值為7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物體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內分子運動越激烈,內能不變
B.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C.物體的溫度升高,一定是物體吸收了熱量
D.物體的速度越大,它的內能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為了驗證液體壓強的特點,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橡皮膜封閉.
(1)當橡皮膜兩側所受的壓強不同時,橡皮膜的形狀會發(fā)生改變.
(2)當容器左右兩側分別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側水面較低,會看到橡皮膜向左(填“左”或“右”)側凸出,說明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
(2)若要探究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容器左右兩部分分別注入不同的液體,保持右側的液面與左側的液面相平,觀察橡皮膜的形變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