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請你在如圖甲所示中作出反射光線OB的入射光線AO,并在如圖乙所示中完成透鏡的光路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8、小紅同學對串聯電路進行研究,她用兩節(jié)干電池串聯作電源.先用電壓表測電池組的電壓,如圖甲所示;然后將電阻R1和R1組成串聯電路,并用三個電壓表同時接入電路測電壓,如圖乙所示.所測得的數據如表:
電壓表/V 電壓表V1 電壓表V2 電壓表V3
3.0V 1.2V 1.5V 2.7V
(1)分析電壓表V1、V2、V3的示數,可得出串聯電路電壓的特點是
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或U3=U1+U2

(2)如圖甲和乙用的是同一電池組,圖乙中的V3實際上也是接在電池組的兩端,而小紅發(fā)現圖乙中電壓表V3的示數與圖甲中電壓表V的示數有差異.她懷疑前面測量時是不是讀數有誤?或者是測量有誤差?于是,她又認真地重復做了兩次實驗,結果仍然如此.這是為什么呢?請你就這個現象提出一個猜想性的解釋:可能是
通電時電源本身可能消耗電能,所以電壓降低(或:電源工作時電壓可能會降低;又或電源可能有電阻)

(3)接著,小紅又用電流表繼續(xù)研究串聯電路特點.將電路中的電壓表拆除,先后分別把電流表接在R1與R2之間、R1與電源之間,以及R2與電源之間,并觀察電流讀數的大�。@時她想探究的問題是:
探究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實驗桌上有細線若干、兩種規(guī)格的鉤碼(0.5N、2N)足夠多、彈簧測力計一只(量程為5N、分度值為0.2N)、三種規(guī)格的注射器A、B、C(量程分別為20ml、10ml和5ml)、滑輪一只以及刻度尺一把.要求利用現有器材粗略測量大氣壓強.甲同學設計的方案如圖甲所示,乙同學設計的方案如圖乙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應該在
活塞開始滑動
活塞開始滑動
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或鉤碼的重力);
(2)甲同學在實驗時發(fā)現,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時,活塞仍沒有移動.欲仍然采用此方案完成實驗,需作的改進是:
換用C注射器
換用C注射器

(3)請你把乙同學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補充完整,標有“--”符號的空格不需要填寫.
鉤碼的個數 大氣對活塞的壓力F/N 注射器的刻度部分容積V/ml            活塞的橫截面積S/m2 大氣壓強的值p/Pa
-- -- -- -- -- --
(4)按乙方案實驗時,在增減鉤碼無法精確測出拉力大小時,還需要的操作是:
在鉤碼下掛彈簧測力計,拉動彈簧測力計
在鉤碼下掛彈簧測力計,拉動彈簧測力計

(5)乙方案中使用定滑輪的目的是:
改變力的方向
改變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電阻的關系”時,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
(1)連接完后,小明稍作思考之后,就將電路改進為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她這樣改進有何好處?
A
A
;(選填“A或B”)A.方便改變電阻,操作簡便    B.保護電路
在實驗過程中,他保持電源電壓不變,通過調節(jié)電阻箱先后6次改變A、B間的電阻值,測得相應的電流值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次數 I/A AB間電阻值R/Ω
1 0.80 5
2 0.60 10
3 0.48 15
4 0.40 20
5 0.34 25
6 0.30 30
(2)小明分析表1中數據發(fā)現總結不出電流跟電阻的定量關系,其原因是:
沒有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沒有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3)小明認真思考后發(fā)現了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錯誤,并采取了正確的實驗操作.你認為小明每次改變電阻后應該采取的正確操作是:
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不變
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不變

(4)正確操作實驗后,小明將得到的實驗數據記錄在表2中,請分析表2中的數據,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結論?
在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在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      
 表2
電流I/A 1.20 0.60 0.40 0.30 0.24 0.20
電阻R/Ω 5 10 15 20 25 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溧水縣一模)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活動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動木塊,使其作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甲所示.根據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知識可知,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
2.2
2.2
N.
(2)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小明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相等的兩塊A和B,使面積減小一半(如圖乙所示),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動A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得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淼囊话�,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阏J為此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沒有保持兩次壓力大小相同
沒有保持兩次壓力大小相同
;請你幫助小明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這一問題,你的辦法是:
將B放在A上(或者分別讓物體平放和側放在桌面上做兩次實驗)
將B放在A上(或者分別讓物體平放和側放在桌面上做兩次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華看到: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長度就越長,于是他提出猜想:“彈簧的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通過逐個加掛鉤碼,使彈簧受到的拉力F1、F2、F3…逐漸增大,記下每次彈簧的長度L1、L2、L3….其實驗數據如下表:
試驗次數 1 2 3 4 5 6
拉力F/N 0 0.5 1.0 1.5 2.0 2.5
彈簧長度L/cm 8 10 12 14 16 18
(1)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乙中畫出彈簧長度L與拉力F的關系圖象.
(2)根據數據分析可知彈簧的原長為
8
8
cm;
(3)分析實驗結果,你認為小華的猜想正確嗎?答:
不正確
不正確
,請說明理由:
所作的圖象不是正比例圖象(或長度和拉力的比值不相等)
所作的圖象不是正比例圖象(或長度和拉力的比值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