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9.下列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普通課桌的高度約為10 cmB.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m
C.一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 kg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質量約為0.5g

分析 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

解答 解:
A、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不符合實際;
B、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物理課本的長度略大于20cm,在26cm=0.26m左右.不符合實際;
C、成年人的質量在70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符合實際;
D、兩個雞蛋的質量在100g左右,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質量與此差不多,在100g左右.不符合實際.
故選C.

點評 對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質量、長度、溫度等進行準確的估測,是要求初中學生掌握的一種基本能力,平時注意觀察,結合所學知識多加思考,逐漸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的杠桿中,動力的力臂用L表示,圖中所畫力臂不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小寶在探究放有長方體物塊的圓柱形容器中液體壓強與倒入液體質量關系時,根據實驗數(shù)據繪制了壓強P隨質量m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請你根據該圖象計算,當裝入容器中的液體質量為7kg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為18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小明測量一塊木塊的邊長如圖所示,則其測量值為2.3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明參觀科技館時,看到下面的資料:
“蛟龍?zhí)枴陛d人深潛器(如圖所示)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作業(yè)型深海載人潛水器,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yè)型載人潛水器.“蛟龍?zhí)枴笨稍谡际澜绾Q竺娣e99.8%的廣闊海域中使用,對于我國開發(fā)利用深海的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蛟龍?zhí)枴,最大工作設計深度為7000米.“蛟龍?zhí)枴鄙詈Mㄓ嵖俊奥暋辈豢俊半姶拧,陸地通信主要靠電磁波,速度可以達到光速.但這一利器到了水中卻沒了用武之地,電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幾米.“蛟龍?zhí)枴睗撊肷詈?shù)千米,如何與海面母船保持聯(lián)系呢?科學家們研發(fā)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水聲通訊技術,采用聲納通訊.根據以上資料和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潛水器在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力逐漸增大;
(2)下潛到海面下7000m深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是7×107Pa;(海水密度按1.0×103kg/m3計算)
(3)潛入深水的“蛟龍?zhí)枴惫ぷ魇覂鹊目茖W家是靠超聲波與海面上的母船進行信號聯(lián)系的.
(4)聲在水中傳播速度是1500m/s,如果母船上的人向7000m深度的蛟龍?zhí)柊l(fā)出信號,大約經9.3s收到返回的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下懸掛一個小水桶,桶與水的總質量為5kg.用細線系一個質量為0.54kg的鋁球,用手提細線上端將小球緩慢浸沒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靜止,且不與桶壁、桶底接觸,水未溢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52N.(ρ=2.7×103kg/m3、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圖甲是建造大橋時所用的起吊裝置示意圖,使用電動機和滑輪組(圖中未畫出)將實心長方體A從江底沿豎直方向勻速吊起,圖乙是鋼纜繩對A的拉力T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長方體A完全在水面下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電動機對繩的拉力為F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A完全離開水面后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電動機對繩的拉力為F2,其大小為6.25×103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A上升的速度始終為0.1m/s,η1:η2=5:6,g取10N/kg,不計鋼纜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及繩重,不考慮風浪、水流等因素的影響,求:
(1)長方體A未露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
(2)長方體A完全離開水面后,勻速上升過程中電動機對繩的拉力F2的功率;
(3)F1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浮來山旅游風景區(qū)是我縣著名的旅游景點,從山腳到山頂豎直高度200m,沿環(huán)山公路到山頂大約3km,一總質量為3000kg的汽車從山腳出發(fā)沿著公路耗時10min到達山頂,汽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4000N.求:
(1)汽車的行駛速度為多少米每秒;
(2)汽車發(fā)動機牽引力做功的功率;
(3)如果把該環(huán)山公路看成斜面類簡單機械,試計算該環(huán)山公路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小文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白色紙板豎放在水平鏡面上,ON與鏡面垂直.實驗中收集到一組實驗數(shù)據如圖乙所示.

(1)依據實驗數(shù)據,可初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為使實驗結論更可靠,接下來的操作是:改變入射角,重復多次試驗并記錄數(shù)據.
(3)實驗中白色紙板的作用是:方便找出反射光線.
(4)如果讓光線逆著反射光線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xiàn)新的反射光線沿著原入射光線的反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