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的溫度計的測量范圍
35~42
35~42
℃,此時它的示數是
38.3
38.3
℃.
分析:由圖示溫度計確定其范圍與分度值,然后讀出其示數.
解答:解:由圖示溫度計可知,其測量范圍是35~42℃,分度值為0.1℃,示數為38.3℃.
故答案為:35~42;38.3.
點評:本題考查了確定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溫度計讀數問題,是一道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明同學在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他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溫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小明通過描點畫出如圖所示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1)根據表中的數據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實驗時的環(huán)境溫度(即室溫)應該是
22
22
℃左右.
(2)根據如圖所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特點是:沸水與環(huán)境的溫度差越大,降溫越
.(填“快”或“慢”)
(3)小明想比較阻燃型保溫材料和普通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兩種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兩只盒子,盒蓋上開有插溫度計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內放一燒杯,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熱水,蓋上蓋子,測得溫度如圖所示,并記錄溫度計示數下降10℃所用的時間t1.然后將燒杯移至普通保溫材料的盒內,蓋上蓋子,記錄溫度下降10℃所用的時間t2.上述實驗再重復做兩次.下面是小明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材料
實驗
次數
阻燃型 普通
溫度差T/℃ A 溫度差T/℃ B
1 10 10
2 10 10
3 10 10
表格中A處填寫的物理量是
時間t1
時間t1
,其單位是 s(或min)
(a)小明實驗方案中存在明顯問題,請你幫他指出來.答:
兩次實驗沒有保持水的初始溫度與室溫的溫差不變
兩次實驗沒有保持水的初始溫度與室溫的溫差不變

(b)小華針對小明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對方案進行修改.簡要寫出修改后正確的實驗方案.答:
在兩只相同的盒內,同時放質量與初溫相同的熱水,比較同一時間力熱水降低的溫度
在兩只相同的盒內,同時放質量與初溫相同的熱水,比較同一時間力熱水降低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

(1)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如圖所示為讀取溫度計示數的方法,如果采用A方法讀數結果會
偏大
偏大
(選填“偏大”、“偏小”或“正確”),該物質是
晶體
晶體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進行加熱固體的好處是
均勻受熱
均勻受熱
;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試管中固體物質的表面應
低于
低于
(選填“高于”、“低于”)燒杯中的水面的高度.
(3)實驗時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試管底部,則測得試管內物質的溫度值偏

(4)該同學按照正確方法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后畫出了如圖所示的熔化和凝固的圖象,根據圖象可知該物質的凝固點是
230℃
230℃
;該物質的熔化過程用了
4
4
min;DE段中E點該物質處于
液體
液體
 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蘇省東臺市部分學校九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為了“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物理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利用老師提供的器材連接好如圖所示的電路,A瓶中裝的是水,B瓶中裝的是煤油,兩瓶中用的是電阻均為5Ω的電熱絲.
(1)為了確保實驗的準確性,水和煤油的______和初溫必須相等.閉合開關后,經過一段時間發(fā)現______(A/B)瓶中的溫度計的示數升高快.物質的這種屬性我們用物理量比熱容來描述.
(2)實驗結束時,小明測得水和煤油升高的溫度分別為△t1和△t2,己知水的比熱容為C,如果不計熱量損失,那么煤油的比熱容C=______.
(3)實驗時,小明和小紅發(fā)現電熱絲熱得很快,而連接的導線卻不怎么熱.小紅猜想:發(fā)熱不同是因為電熱絲和導線的電流不同.小明猜想:發(fā)熱不同是因為電熱絲和導線的電阻不同.其他同學立刻判斷小紅的猜想的錯誤的,原因是______.
(4)接著興趣小組進行探究“通電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和電阻的關系“,他們又準備了如下的器材: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Ω的電熱絲兩根、電流表和電壓表各一只、秒表等器材.要完成實驗,他們應該在原來的裝置上調整的器材及要求是:
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廣西貴港市教學質量監(jiān)測物理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為了“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物理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利用老師提供的器材連接好如圖所示的電路,A瓶中裝的是水,B瓶中裝的是煤油,兩瓶中用的是電阻均為5Ω的電熱絲.
(1)為了確保實驗的準確性,水和煤油的______和初溫必須相等.閉合開關后,經過一段時間發(fā)現______(A/B)瓶中的溫度計的示數升高快.物質的這種屬性我們用物理量比熱容來描述.
(2)實驗結束時,小明測得水和煤油升高的溫度分別為△t1和△t2,己知水的比熱容為C,如果不計熱量損失,那么煤油的比熱容C=______.
(3)實驗時,小明和小紅發(fā)現電熱絲熱得很快,而連接的導線卻不怎么熱.小紅猜想:發(fā)熱不同是因為電熱絲和導線的電流不同.小明猜想:發(fā)熱不同是因為電熱絲和導線的電阻不同.其他同學立刻判斷小紅的猜想的錯誤的,原因是______.
(4)接著興趣小組進行探究“通電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和電阻的關系“,他們又準備了如下的器材:足量的水和煤油、天平、10Ω的電熱絲兩根、電流表和電壓表各一只、秒表等器材.要完成實驗,他們應該在原來的裝置上調整的器材及要求是:
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