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學家在對光現(xiàn)象的研究中,研制了許多神奇的“眼睛”,拓展了人眼的功能.
(1)潛望鏡:潛望鏡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像的大小跟物體的大小是等大的;
(2)放大鏡:用放大鏡貼近電視機的屏幕觀察時,你會看到紅、藍、綠三種顏色.
用放大鏡在近處觀察書本上的字時,你會看到正立(選填“正立”或“倒立”)、放大(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字;若用放大鏡觀察窗外遠處的景物時,你會看到倒立(選填“正立”或“倒立”)、縮小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景物;
(3)你還知道哪些神奇的“眼睛”?請列舉1個:電子眼.

分析 (1)潛望鏡是由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鏡組成的,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也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成正立等大虛像;
(2)光的三原色:紅、綠、藍,其它顏色的光,三種色光按不同的比例能合成各種顏色的色光;
放大鏡是凸透鏡,當物體位于凸透鏡1倍焦距之內(nèi)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這就是放大鏡的原理;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之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就是照相機的原理.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有照相機、攝像頭、電子眼等.

解答 解:(1)潛望鏡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的是等大的虛像;
(2)用放大鏡貼近電視機的屏幕觀察時,會看紅、綠、藍三種顏色,這就是光的三原色.
放大鏡在近處觀察書本上的字時,會看到正立、放大的字;若用放大鏡觀察窗外遠處的景物時,會看到會看倒立縮小的實像.
(3)你生活中神奇的“眼睛”有“電子眼”、“攝像頭”等.
故答案為:(1)反射;等大;(2)紅;藍;綠;正立;放大;倒立;縮。唬3)電子眼.

點評 本題從潛望鏡和放大鏡兩個常見光學儀器入手,考查了學生對光的反射、光的三原色、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情況,屬于識記性內(nèi)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2004年5月27日上午9時,長沙黑石鋪湘江大橋正式竣工,大橋全長3068m一輛質(zhì)量為2.×103kg的小汽車勻速駛過該橋所用的時間為200s,所受的阻力是2.0×103N.問:
(1)在這段時間內(nèi),小汽車牽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大?
(2)小汽車的功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同學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實驗時,做了如圖a、b、c所示的三個實驗,通過觀察泡沫塑料壓痕的深淺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1)比較a和b兩圖,得出的結(jié)論: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2)比較a和c兩圖,得出的結(jié)論: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由這三次實驗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用一個電熱器對某液體加熱,如圖所示是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設(shè)電熱器提供的熱量全部被液體所吸收).液體體積為1L,密度為0.8×103kg/m3,則該液體的質(zhì)量為0.8kg.由圖可知,在5min時間內(nèi),液體的溫度升高了25℃,若液體吸收的熱量是4.2×104J,則液體的比熱容是2.1×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有一點光源S在平面鏡前,它發(fā)出的光線中有兩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如圖所示,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確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B.只能選靜止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C.宇宙中除機械運動外,再也沒有其他形式的運動
D.選擇不同參照物,同一物體在同一時刻可能是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操作的錯誤是沒有水平拉動測力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由做飯所聯(lián)想到的物理知識中,錯誤的是(  )
A.高壓鍋是利用水的沸點隨氣壓增大而升高的特點制成的
B.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空氣中光速大于聲速
C.切肉前先磨刀,是為了在壓力相同時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D.在客廳就聞到廚房飯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作無規(guī)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tài)變化的實例中,屬于凝華現(xiàn)象的是( 。
A.
山間的“云!
B.
樹枝上的“霧凇”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江河的冰雪“消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