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實驗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特點,根據(jù)測量結果畫出相關圖形,如圖所示。
要完成這兩個實驗,都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和______。
水沸騰的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該示數(shù)是______段所對應的溫度選填“AB”或“DE”。
如圖甲a所示,AB段該物質的狀態(tài)為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 第22章《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能源和環(huán)境”是全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國各地正在進行“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兩型社會建設試點。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要從我做起,下列說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
A. 養(yǎng)成及時關掉水龍頭和人走關燈的習慣
B. 盡可能用太陽能熱水器代替電熱水器
C. 及時將生活垃圾、廢電池裝在一起丟到垃圾箱中
D. 用洗臉水沖廁所,將廢報紙、酒瓶等送到廢品收購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質量檢測題 題型:實驗題
小明同學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為了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小明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用一個光屏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直到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說明凸透鏡對光線有________作用(選填“會聚”或“發(fā)散”),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 cm,則該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________;
(3)重新調整后,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8 cm處,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的實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生活中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
(4)實驗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時固定蠟燭,換用一個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鏡進行實驗,則光屏需向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質量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時,把蠟燭放在凸透鏡前30cm處,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縮小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 10cm B. 15cm C. 20cm D. 3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單元質量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透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不論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
B. 凸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凹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C. 凸透鏡有焦點,凹透鏡沒有焦點
D. 薄透鏡就是凹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蘇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該物質是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第5min時處于_____(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屆九年級中考物理專題:平面鏡成像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晚上小吳在家中正欣賞著音箱里傳出來的交響樂,忽然停電了。他將蠟燭點亮后放在音箱前面。過了一會兒通電了,交響樂又響起來了。小吳從掛在墻上的鏡子里發(fā)現(xiàn)音箱前面的燭焰在搖曳,仔細觀察還發(fā)現(xiàn)當音箱音量突然變大時,燭焰搖曳得更明顯。
⑴燭焰沒有受到風的影響,進一步探究,發(fā)現(xiàn)蠟燭越靠近音箱,燭焰搖曳得越明顯,由此可確定燭焰的搖曳是受 的影響所致。
⑵他在鏡子中看見的蠟燭是通過 后形成的 (填“實”或“虛”)像。
⑶當蠟燭越靠近音箱時,蠟燭在鏡中像的大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⑷上述現(xiàn)象中,除了響度的聲知識外,相關的聲的知識還有(寫出兩例):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