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圖所示,實心正方體A、B的邊長分別是0.1米,0.2米,密度分別為ρA=0.2×103千克/米3,ρB=2×103千克/米3,求:
(1)正方體A的質(zhì)量;
(2)正方體B的重力;
(3)若在正方體A、B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A、B剩余的質(zhì)量為mA′和mB′,請通過計算比較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及其對應(yīng)的深度h的取值范圍.

分析 (1)根據(jù)m=ρV算出物體的質(zhì)量;
(2)根據(jù)m=ρV算出物體的質(zhì)量,根據(jù) G=mg算出重力;
(3)由于A、B分別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h的值不確定,質(zhì)量不同,因此應(yīng)先求出質(zhì)量相同時截去相同厚度h的數(shù)值,然后展開討論

解答 解:(1)實心正方體A的體積:VA=(0.1m)3=0.001m3,
由ρ=$\frac{m}{V}$得,A的質(zhì)量:
mAAVA=0.2×103kg/m3×0.001m3=0.2kg;
(2)實心正方體B的體積:VB=(0.2m)3=0.008m3
由ρ=$\frac{m}{V}$得,B的質(zhì)量:
mBBVB=2×103kg/m3×0.008m3=16kg;
正方體B的重力:
GB=mBg=16kg×9.8N/kg=156.8N;
(3)在正方體A、B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由密度公式得,A、B剩余的質(zhì)量分別為:
mA′=ρAVA′=ρASA(hA-h),mB′=ρBVB′=ρBSB(hB-h);
當mA=mB時,即ρASA(hA-h)=ρBSB(hB-h);
代入數(shù)據(jù)有:0.2×103kg/m3×0.1m×0.1m×(0.1m-h)=2×103kg/m3×0.2m×0.2m×(0.2m-h)
解得h=0.025m,
所以當h>0.025m時,mA′>mB′;
h=0.025m時,mA′=mB′;
h<0.025m時,mA′<mB′.
答:(1)正方體A的質(zhì)量0.2kg;
(2)正方體B的重力156.8N;
(3)當h>0.025m時,mA′>mB′;
h=0.025m時,mA′=mB′;
h<0.025m時,mA′<mB′.

點評 本題考查了質(zhì)量、重力,最后對質(zhì)量的大小關(guān)系展開討論,是一道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導體中一定產(chǎn)生感應(yīng)電流
B.家庭電路中的總電流隨用電器功率的增大而減小
C.通電螺線管磁性的強弱只與電流大小有關(guān)
D.發(fā)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yīng)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最后不見了,這是一種升華現(xiàn)象,樟腦片在升華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我國北方冬季,有時地面和屋頂會出現(xiàn)霜、窗玻璃上出現(xiàn)冰花,這些都是凝華現(xiàn)象(填一種物態(tài)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張麗和唐梅同學想測量一瓶食用油的密度,他們分別選用不同的實驗器材和方法來進行測量.

(1)張麗同學用刻度尺、燒杯、水、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膜、細線來測量食用油密度,操作步驟如下:
①如圖1甲所示,用細線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緊,管豎直放置,開口向上,向管內(nèi)倒入適量的食用油,隨著油量的增加,橡皮膜越向下凸起,說明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用刻度尺測出玻璃管中油柱的高度為h1(如圖1甲所示);
③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水,將裝有油的玻璃管緩慢浸入水中,直至橡皮膜水平為止,用刻度尺測出管底到水面的深度為h2(如圖1乙所示);
④食用油的密度表達式:ρ=$\frac{{h}_{2}}{{h}_{1}}{ρ}_{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
⑤分析實驗過程,張麗同學測得的食用油密度值比真實值偏。ㄟx填“大”或“小”).
(2)唐梅同學用托盤天平、燒杯、細線和橡皮擦測量食用油的密度.
(a)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游碼移到稱量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觀察到指針指在分度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甲所示,此時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左(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指針對準分度標尺的中央刻度線;
②將燒杯裝入適量水并放在托盤天平上(如圖2乙所示),調(diào)節(jié)天平重新平衡后,所用砝碼和游碼在稱量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丙所示,則這杯水的總質(zhì)量為153.2g;
③將橡皮擦用細線綁好并浸沒入水中(未接觸燒杯,如圖2丁所示),記下天平平衡時的示數(shù)為163.2g;
則該橡皮擦體積V=10cm3;
④將橡皮擦從水中取出,同時把燒杯中的水倒掉,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橡皮擦和燒杯;
⑤將燒杯裝入適量食用油并重新放在托盤天平上,記下天平平衡時的示數(shù)為142.2g;
⑥用細線將橡皮擦浸沒入食用油中(未接觸燒杯),記下天平平衡時的示數(shù)為151.0g;
(b)則食用油密度為ρ=0.88×103kg/m3
(c)橡皮擦由橡膠制成,水分和油類都有可能被吸入,假設(shè)橡皮擦在實驗過程中不吸水,但會吸少量的油(體積不膨脹),則由此方法測得的食用油密度將比真實值偏小(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一個小孩在結(jié)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發(fā)現(xiàn)腳下的冰即將破裂,他應(yīng)該采取的措施是( 。
A.站立不動B.改為單腳站立
C.趕快跳著離開D.立即趴在冰面上并向岸邊挪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足夠高的薄壁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積為2×10-32,盛有質(zhì)量為0.4千克的水.將一橫截面積為4×10-42的圓柱形玻璃管,裝入一定量的水后豎直放入容器中,玻璃管處于漂浮狀態(tài),如圖(a)所示.
(1)求容器內(nèi)水的體積V
(2)求容器中離水面0.1米深處的液體壓強p.
(3)再將一實心均勻物塊浸沒在玻璃管的水中后,玻璃管仍舊漂浮在水面上,如圖(b)所示.若物塊投入前后,管內(nèi)的水對玻璃管底部壓強的變化量是△p1,容器內(nèi)的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是△p2,已知△p1=2△p2,求物塊的密度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一個小朋友在蹦床上玩,從蹦床上跳起來到上升到最高點的過程中,該小朋友的重力勢能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到達最高點時,小朋友受到非平衡力(選填“平衡力”或者“非平衡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一彈簧的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個小球,把它們套在光滑的水平桿上,a點是壓縮彈簧后小球靜止釋放的位置,b點是彈簧原長時小球的位置,c點是小球到達最右端的位置.則小球由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b(選填“a”、“b”或“c”)點的動能最大,從b點到c點,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選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做“海波熔化”的實驗時,他們采用如圖甲的實驗裝置.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盛有沸水的燒杯中并取走酒精燈,溫度計A和B分別測量海波和燒杯中熱水的溫度.采用“水浴法”加熱方式目的是使海波受熱均勻.根據(jù)兩個溫度計的示數(shù),繪制出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由圖象可知,在第7min時,大試管內(nèi)的海波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停止(選填“繼續(xù)”或“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