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木匠在屋頂敲打,每秒敲4次,以觀察者恰好在看到木匠把槌舉到最高處,聽到敲打聲音,問觀察者與木匠最短的距離為多少?

分析 “觀察者恰好在看到木匠把槌舉到最高處,聽到敲打聲音”.說明前一次的敲打聲在發(fā)聲處傳到觀察者的耳朵里的時間為從前一次的敲打發(fā)聲后到把槌舉到最高處所經(jīng)歷的時間,求出這段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s=vt即可求出距離.

解答 解:由題知,每秒敲4次,由于觀察者恰好在看到木匠把槌舉到最高處,聽到敲打聲音,則前一次的敲打聲在發(fā)聲處傳到觀察者的耳朵里的時間為從前一次的敲打發(fā)聲后到把槌舉到最高處所經(jīng)歷的時間,即t=1s×$\frac{1}{4}$×$\frac{1}{2}$=0.125s.
由v=$\frac{s}{t}$得觀察者與木匠最短的距離約為:
s=vt=340m/s×0.125s=42.5m.
答:觀察者與木匠最短的距離為42.5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速度公式的掌握和運用,分析題意,得出聲音在發(fā)聲處經(jīng)過0.25s才傳到觀察者是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用同一把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五次測量記錄是:30.72cm、30.75cm、30.73cm、30.91cm、30.722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30.91cm,30.722cm,物體的長度應是30.7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用一細線吊一乒乓球靠近發(fā)聲的音叉,通過聽音叉發(fā)聲的大小與乒乓球被彈起的高度之間的對比,這是研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之間的關系,明明是研究音叉的振動發(fā)聲,但我們卻用容易觀察到的乒乓球的振動來反映不易看清的音叉的振動,這是運用了轉換法研究方法?(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一同學站在地上用電筆檢測插座請回答
(1)在圖乙和圖丙中,正確使用測電筆的是丙.
(2)當他正確使用時,電筆插入插座的左孔時氖管不亮,插入右孔時氖管發(fā)光,則說明火線在插座的右孔,而此時該同學沒有觸電.其原因是測電筆中電阻非常大,通過人體的電流非常。
(3)若測電筆氖管發(fā)光時的電流為0.15毫安,人體的安全電壓為36伏,則當測電筆的筆尖接觸家用電路的火線時要使人處于安全狀態(tài),則測電筆中電阻的阻值至少應為1.23×106歐(不計氖管發(fā)光時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有一只鉛球,質量為405g,體積為160cm3,此鉛球是空心還是實心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平面鏡EF與EG垂直,S為一個發(fā)光點,P為不透明薄板上的一個小孔,請做出過P點,在光屏AB上所成S′的像的位置.(請保留作圖痕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電路,R1=200Ω,R2=50Ω,電源電壓不變.
(1)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A,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2V,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和電源電壓.
(2)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是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時,求電流表的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小明從一樓提20個普通雞蛋送給三樓的張爺爺,小明對這些雞蛋所做的功接近于(  )
A.9JB.60JC.90JD.6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過程.
(1)根據(jù)如圖中情景可以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D
A.①是假設,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
B.①②③④都是實驗事實
C.①②是實驗事實,③④是實驗推論
D.①②③是實驗事實,④是實驗推論
(2)每次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記下小車最終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路程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少得越慢;推理: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但其中運動的小車在木板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選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3)若用木塊代替小車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還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長方體木塊、鉤碼和彈簧測力計,要確保木塊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與木塊所受的拉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等,彈簧測力計與物體必須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