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在實驗室測量金屬塊A的密度。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左側零刻度處。他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小軍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___側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后,他將金屬塊A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A的質(zhì)量為_______g。然后,再將金屬塊A放人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計算出金屬塊A的密度為 _______kg/m3
右;27;27×10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門頭溝區(qū)一模)小軍在實驗室測量金屬塊A的密度.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左側零刻度處.他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小軍應該將平衡螺母向
側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后,他將金屬塊A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A的質(zhì)量為
27
27
g.然后,再將金屬塊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計算出金屬塊A的密度為
2.7×103
2.7×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北京市朝陽區(qū)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小軍在實驗室測量金屬塊A的密度.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左側零刻度處.他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小軍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_____側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后,他將金屬塊A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A的質(zhì)量為______g.然后,再將金屬塊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計算出金屬塊A的密度為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年廣西河池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三)(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小軍在實驗室測量金屬塊A的密度.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左側零刻度處.他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小軍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_____側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后,他將金屬塊A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A的質(zhì)量為______g.然后,再將金屬塊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計算出金屬塊A的密度為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年北京市門頭溝區(qū)中考物理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小軍在實驗室測量金屬塊A的密度.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左側零刻度處.他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小軍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_____側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后,他將金屬塊A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A的質(zhì)量為______g.然后,再將金屬塊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計算出金屬塊A的密度為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年北京市東城區(qū)中考物理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小軍在實驗室測量金屬塊A的密度.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的左側零刻度處.他發(fā)現(xiàn)天平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小軍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_____側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后,他將金屬塊A放在天平的左盤,在右盤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A的質(zhì)量為______g.然后,再將金屬塊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計算出金屬塊A的密度為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