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把直尺,兩個物塊和幾根細線,就可以做成一個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液體密度秤.具體做法如圖所示,用細線拴在直尺的重心O點處,并把直尺掛在鐵架臺上,在A點掛物塊G1,在距O點20 cm的B點掛物塊G2時.直尺剛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把G1浸沒在水中,G2移至距O點10 cm的C點時,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把C點標記為1.0.如果把G1浸沒在酒精(ρ酒精=0.8 g/cm3)中,標記為0.8的D點到O點的距離是多少?

答案:
解析: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杠桿第一、二次平衡時,有

  ………………………………1分

 �、�/②得;

  G1浸沒時,VV,………………1分

  把G1浸沒在酒精中時,杠桿第三次平衡時,

  (G1F2)LOAG2LOD…③…………………………1分

 �、�/③得

  

  ………………………1分

  注:把LOD寫為OD也得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利用一把直尺,兩個物塊和幾根細線,就可以做成一個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液體密度秤.具體做法如圖所示,用細線拴在直尺的重心O點處,并把直尺掛在鐵架臺上,在A點掛物塊G1,在距O點20cm的B點掛物塊G2時.直尺剛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把G1浸沒在水中,G2移至距O點10cm的C點時,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把C點標記為1.0.如果把G1浸沒在酒精(ρ酒精=0.8g/cm3)中,標記為0.8的D點到O點的距離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期末題 題型:探究題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某同學利用一塊玻璃代替平面鏡,并將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上,根據(jù)你的實驗過程,回答以下問題:
(1)直尺的作用便于比較物與像________的關系。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的同側,該同學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文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進行觀察,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

(2)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            的關系。

(3)對著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蠟燭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時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蠟燭。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兩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4)移去后面的蠟燭,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5)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                ;

(6) 使點燃的蠟燭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兩組資料,得出實驗結論之一:“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