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記錄了該汽車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速度–時間圖象,根據(jù)圖象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緊急剎車發(fā)生在
B. 在時間段內汽車勻速前進
C. 在時間段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D. 在時間段內汽車的最大速度為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一”期間,小強一家開小車到來賓市旅游,接近來賓市時,看到路邊標志牌如圖所示(標志牌說明此處到來賓市還有2km,車輛最大速度不能超過60km/h),此后小車用1min勻速通過一段長為600m的路段.求:
(1)小車通過該路段的速度;
(2)請根據(jù)計算結果說明小車在該路段是否超速行駛;
(3)請寫出一句相關警示語,以提醒司機朋友要按交通法規(guī)安全駕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實驗后,他歸納出以下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
A. 使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小
B. 使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實像最大
C. 使燭焰位于D點時,成放大的虛像
D. 使燭焰位于B點時,成放大的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和媽媽在仁和區(qū)濕地公園騎雙人自行車游玩,小華認為自己是靜止的,他是以為參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認為他是運動的,這表明運動和靜止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F和F'為凸透鏡的焦點,P和P'到凸透鏡的距離為二倍焦距。
(1)保證蠟燭、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應將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2)若將圖示裝置模擬人的眼睛成像系統(tǒng),成像總在光屏左側,該種情況表明這樣的眼睛是____視眼(填“近”或“遠”),需要配戴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填“凹”或“凸”)透鏡才能加以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該實驗目的是練習用________和________測平均速度.
實驗中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該讓斜面傾斜的坡度較________(填“大”或者“小”)
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__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實驗中測得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為,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為,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為.那么,、、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L是標有“6V 3.6W”的小燈泡,通過它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關系如圖乙所示,R0為定值電阻.當開關S、S1、S2都閉合,且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a端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fā)光,此時R0消耗的功率為P1;當S、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中點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5A;當S、S2閉合,S1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b端時,R0消耗的功率為P2 , 且P1:P2=9:4,求:
(1)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
(2)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3)定值電阻R0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某中學生的估測,下列數(shù)據(jù)合理的是
A. 身高約為160dm
B. 100m短跑成績約為6s
C. 步行速度約為1 m/s
D. 脈搏正常跳動60次所用時間約為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在制作電動機模型時,把一段粗漆包線燒成約3cm×2cm的矩形線圈,漆包線在線圈的兩端各伸出約3cm.然后,用小刀刮兩端引線的漆皮.用硬金屬絲做兩個支架,固定在硬紙板上.兩個支架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把線圈放在支架上,線圈下放一塊強磁鐵,如圖所示.給線圈通電并用手輕推一下,線圈就會不停的轉下去.
(1)在漆包線兩端用小刀刮去引線的漆皮,刮線的要求是(填選項“A”或“B”).
A.兩端全刮掉
B.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
(2)線圈在轉動過程中能轉化為能.
(3)小華組裝好實驗裝置,接通電源后,發(fā)現(xiàn)線圈不能轉動,寫出一條可能造成該現(xiàn)象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