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電與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磁感線越密的位置代表磁場越強B.描述磁場的磁感線真實存在

C.利用電磁感應現(xiàn)象制成電動機D.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答案】A

【解析】

A.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磁感線越密表示該位置的磁場越強,故A正確;

B.磁感線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的曲線,故B錯誤;

C.利用電磁感應現(xiàn)象制成了發(fā)電機,而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原理工作的,故C錯誤;

D.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故D錯誤。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在物理實驗室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過程:
(1)首先繪制實驗電路圖(如圖A所示),并找來一些相應的實驗器材: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若干阻值相同的定值電阻R0和足夠的導線.
①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狀態(tài),正確連接后,進行試觸,發(fā)現(xiàn)電壓表和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幅度都很大,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沒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②開關閉合后,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不斷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并讀出對應的電流值,如圖B是某次實驗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其電流值是 A.
③根據(jù)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繪制出如圖C所示的U﹣I圖象,根據(jù)圖象可得出“電流與電壓關系”的結論是:電阻一定時,
④為了進一步驗證結論的正確性,我們將兩個相同的定值電阻并聯(lián)后作為一個新電阻接入電路(如圖D所示),再次重復上述實驗并繪制出新的U﹣I圖象,則圖象應在圖C中
區(qū)域內(nèi).
⑤如果將實驗中的定值電阻更換為小燈泡,得到的U﹣I圖象就不再是一條直線,其原因是
(2)我們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上述定值電阻中有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與其他不同,并且它的銘牌已磨損,于是便設計了利用電源(電壓未知)、兩個開關、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0、電壓表和若干導線來“測量未知電阻RI阻值”的實驗:
①設計電路,請你按照E圖中的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②閉合開關S1 , S2 , 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
③閉合開關S1、斷開S2 , 讀出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2
④可以推導出RI的表達式為R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干燥的冬天,用塑料梳子梳頭,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這是__________現(xiàn)象;新建家庭住宅樓中的電路用線,一般選用__________導線(選填“銅”、“鐵”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OAB是杠桿,OABA垂直,在OA的中點掛一個10N的重物,加在B點的動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杠桿重力及摩擦均不計),則( )

A. 該杠桿一定是省力杠桿

B. 該杠桿一定是費力杠桿

C. 作用在B點的最小動力等于5N

D. 作用在B點的最小動力小于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簡單機械。

(1)圖甲是家用手搖晾衣架,A、B兩滑輪中屬于動滑輪的是__________;若衣服和晾衣架的總重為120 N,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靜止時繩的拉力F=________N。請你提出一種使用時提高手搖晾衣架機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乙所示,已知撬棒AD=1 m,CD=BC=0.15 m,石頭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 N,若要撬動石頭,則施加在撬棒A點的力至少是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如圖中測力計示數(shù)為N。

2小明猜測:“圖中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輕,機械效率越高”設計實驗檢驗猜測,并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若需要可補充器材:。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用測出的物理量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需要吸熱的是

A. 路面上水結冰 B. 冬天公園里的冰雕漸小

C. 冰棍周圍冒白氣 D. 教室的窗戶玻璃上形成冰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燒紅的鐵塊放到冷水中冷卻的過程中,它具有的內(nèi)能( 。

A.減小B.不變C.增大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安裝好直流電動機模型后,接通電源,發(fā)現(xiàn)線圈不轉(zhuǎn),請你幫他分析線圈不轉(zhuǎn)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寫出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