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4.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現(xiàn)
C.將蠟燭向玻璃板靠近時像會變大
D.物體靠近玻璃板時,所成的像將遠離玻璃板

分析 (1)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體大小有關,跟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平面鏡的大小都沒有關系.
(2)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3)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像物等大;
(4)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解答 解:
A、實驗應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這樣才能通過玻璃板成蠟燭較清晰的像.故A正確.
B、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光屏放在虛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會承接到平面鏡成的像,故B錯誤.
C、平面鏡成等大的像,蠟燭靠近玻璃板過程中,蠟燭的像始終和蠟燭大小相同.故B錯誤.
D、平面鏡成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故物體靠近玻璃板時,所成的像將靠近玻璃板.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此題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平面鏡成像特點,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聯(lián)系生活,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①汽車在爬坡的時候司機往往要降低速度,其原理是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是一定的,降低速度是為了增大上坡時的牽引力.
②鞋底常�?逃谢ḿy,其原理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③吸盤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墻壁上,這是由于大氣壓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打籃球是人們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我們在投籃時,投出去的籃球撞到籃板會反彈回來,這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這也可以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籃球從空中豎直下落時,以籃球為參照物,地面向上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光現(xiàn)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雨后彩虹B.海市蜃樓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如圖所示,A為直立固定的柱形水管,底部活塞 B與水管內壁接觸良好且無摩擦,在水管中裝適量的水,水不會流出. 活塞通過豎直硬桿與輕質杠桿OCD的C點相連,0為杠桿的固定轉軸,滑輪組(非金屬材料)繩子的自由端與杠桿的D端相連,滑輪組下端掛著一個磁體E,E的正下方水平面上也放著一個同樣的磁體 F(極性已標出).當水管中水深為40cm時,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0C:CD=1:2,活塞 B與水的接觸面積為30cm2,活塞與硬桿總重為3N,每個磁體重為11N,不計動滑輪、繩重及摩擦. (g=10N/kg,ρ=1.0×103kg/m3 )求:
(1)水管中水對活塞B的壓強.
(2)繩子自由端對杠桿D端的拉力.
(3)磁體F對水平面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9.請畫出門手柄受到的壓力F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透鏡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應用廣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B.近視眼鏡可利用凸透鏡矯正
C.照相時,被照者應站在鏡頭兩倍焦距以內
D.投影儀能使物體在屏幕上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次數(shù)123
鉤碼重G/N446
鉤碼上升高度h/m0.10.10.1
繩端拉力F/N1.81.61.8
繩端移動距離s/m0.30.4
機械效率η74.1%62.5%
(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2)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第2次實驗是用乙(選填“甲”或“乙”)圖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3)通過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動滑輪的質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選填“越高”、“不變”或“越低”).
(4)小組同學再用第2次實驗中使用的裝置做第3次試驗,表中第3次實驗中繩端移動距離s漏記,但仍然計算出第3次的機械效率η=83.3%(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是燈泡L1與L2在不同的電壓下與通過的電流的關系曲線.若電源電壓為6V,L1與L2串聯(lián)時,L1消耗的功率是1.6 W,電路中的電流為0.4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