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小燈泡放在凹面鏡焦點上,燈泡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凹面鏡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

B. 用太陽灶燒水,壺應放在凹面鏡的焦點上

C. 汽車的后視鏡是凸面鏡,司機可以從鏡中觀察到汽車后較大范圍

D. 平面鏡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鏡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解析】A. 小燈泡放在凹面鏡焦點上,燈泡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凹面鏡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A正確. B. 用太陽灶燒水,壺應放在凹面鏡的焦點上,B正確. C. 汽車的后視鏡是凸面鏡,司機可以從鏡中觀察到汽車后較大范圍,C正確. D. 平面鏡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鏡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錯誤.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第三節(jié)汽化和液化練習題及其答案 題型:單選題

如圖,使裝酒精的試管B浸在燒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燈加熱,則( )

A. 燒杯A中的水先沸騰,試管B中酒精后沸騰

B. 燒杯A中的水后沸騰,試管B中酒精先沸騰

C. 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都不能沸騰

D. 燒杯A中的水與試管B中的酒精一起沸騰

B 【解析】試題分析:(1)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不斷吸收熱量. (2)液體沸騰的特點: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解析】 將一只裝有酒精的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加熱,水的溫度達到78℃后,酒精從水中吸收熱量,酒精溫度達到78℃,并且不斷從水中吸收熱量,試管中的酒精先沸騰;燒杯中的水也不斷從酒精燈的火焰吸收熱量,水溫不斷升高,水溫達到100℃,水再從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光現(xiàn)象》單元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東喜歡和同學玩手影游戲。玩得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手影大小經(jīng)常在改變。他們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與光源到物體的距離有關。于是設計了一個實驗來研究影子高度與光源到物體距離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中,他們把手電筒由近及遠先后放在距離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測量影子在墻面上的高度,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分析數(shù)據(jù)他們發(fā)現(xiàn):若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黑板擦,影子的高度隨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進一步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他們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了影子高度H隨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變化的圖像(如所示),由圖可知,當手電筒到黑板擦的距離L= 35 cm時,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________。

減小(或變小) 15.5 cm (15.3——15.7均正確) 【解析】(1)由記錄的數(shù)據(jù)表可以看出,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黑板擦時,影子的高度隨之減小。 (2)由坐標圖象可知,當L=35 cm時對應的H大致高度為15.5 cm (15.3——15.7均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光現(xiàn)象》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硬紙板上穿一個小洞,通過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漸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圍( )

A. 變小 B. 變大

C. 不變 D. 先變大后變小

B 【解析】試題分析:此題所考查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將眼看作一個點,通過做光路圖來判斷所看到景物范圍的大小變化. 【解析】 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當眼鏡向小洞靠近時,所看外面景物范圍的大小變化如圖: 因此,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圍逐漸變大,只有B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光現(xiàn)象》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 )

A. B. C. D.

C 【解析】A. 步槍瞄準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A錯誤. B. 倒影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B錯誤. C. 看水中的物體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C正確. D. 潛望鏡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D錯誤. 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物理 八年級下冊 8.3 摩擦力 同步練習 題型:填空題

人走路時,地面對人的摩擦力是_______( 填“向前”和“向后”)

向前 【解析】人走路時,腳用力向后蹬地面,地面對人的摩擦力是向前的,正是此力使人向前運動的。 也可以用力的作用相互解釋,腳向后施力,地面給人向前的力,此二力為相互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七章力綜合能力測試卷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壓鉛筆尖,鉛筆在豎直位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圖中畫出鉛筆所受彈力的示意圖.

如下圖所示 【解析】 試題分析:鉛筆受到手指向下的壓力與桌面對鉛筆向上的支持力,如上圖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11章 功和機械能 第4節(jié) 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題型:單選題

下面的例子中,屬于物體的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過程是( �。�

A. 流星與空氣摩擦生熱、發(fā)光

B. 用火爐加熱壺中的水

C. 兩手相互摩擦手心變熱

D. 氣體膨脹做功,把管口的軟木塞推出

D 【解析】A. 流星與空氣摩擦時,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溫度急劇升高而發(fā)光,因此是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和光能;B. 用火爐加熱壺中的水,水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是內(nèi)能的轉(zhuǎn)移;C. 兩手相互摩擦時,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溫度升高,是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D. 氣體膨脹將木塞推出時,氣體對木塞做功,氣體的內(nèi)能減小,轉(zhuǎn)化為木塞運動時的機械能,是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