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大地震產生的巨大聲音人們卻聽不見,是因為地震產生的是次聲波.
(2)海嘯產生后,推動了海波,使海浪具有較大的動能和勢能,從而產生了極大的破壞力,動能和勢能屬于機械能,故產生破壞性的原因是海浪具有機械能.
(3)核能是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屬于一次能源.因為核能發(fā)電的能量傳遞和轉化過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內能→發(fā)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所以核能先轉化為內能,再轉化為機械能,最后轉化為電能.
(4)∵氫的密度為0.1kg/m
3,體積為8×10
6 m
3,
∴根據密度計算公式ρ=
,得:m
氫=ρv=0.1kg/m
3×(8×10
6 )m
3=8×10
5kg.
又∵氫的熱值為14.3×10
7 J/kg,
∴Q=mq=8×10
5kg×(14.3×10
7 ) J/kg=1.144×10
14J.
故答案為:(1)次聲波;(2)機械;(3)一次,內能;(4)1.144×10
14.
分析:(1)大地震產生的聲波頻率低于20Hz,屬于次聲波,不在人的聽覺范圍之內.
(2)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
(3)一次能源是指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核能;核能發(fā)電是利用鈾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核能來加熱水,用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作為動力,推動蒸汽渦輪機轉動,從而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的.
(4)首先根據所給氫的密度和體積,結合密度計算公式ρ=
求出氫的質量,然后利用公式Q=mq即可求出氫氣燃燒爆炸時將產生的熱量.
點評:本題考查機械能概念、核能發(fā)電的過程及能量轉化過程、能源的分類及熱量的計算,綜合性較強,需要學生多方面聯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