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1.0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蠟燭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內(nèi),成虛像.
(3)調(diào)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乙),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靠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4)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左右移動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著應該C
A.上下移動光屏     B.將光屏放到凸透鏡左側(cè)     C.取走光屏,直接通過凸透鏡觀察.

分析 (1)通過甲圖所示的現(xiàn)象,結(jié)合凸透鏡焦點的定義即可確定該凸透鏡的焦距.
(2)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若光屏上沒有像,可能是因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光屏、凸透鏡和燭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無法成在光屏上;物體在焦點上,不能成像.
(3)①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其應用之一: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②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4)物距小于焦距時,此時成的像是虛像,因為虛像雖然可以用眼觀察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不要用光屏去承接.

解答 解:(1)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
平行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就是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焦距,根據(jù)圖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讀出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1.0厘米.
(2)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嚴重不在同一高度,像無法成在光屏上,或使燭焰在焦點上,不能成像.
(3)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物距處于f和2f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凸透鏡成實像時,蠟燭遠離透鏡一段距離,物距增大,像距減小,所以光屏要靠近凸透鏡.
(4)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這種像只能用肉眼看到,而不能成在光屏上,故要撤去光屏直接用肉眼觀察.
故答案為:(1)最小、最亮;會聚;11.0;(2)蠟燭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內(nèi),成虛像;(3)放大;靠近;(4)C.

點評 關(guān)于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中,共涉及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物距與焦距的關(guān)系;②成像的性質(zhì);③像距與焦距的關(guān)系;④具體的應用.一般情況下,只要告訴其中的一條,就可以確定另外三方面的內(nèi)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當猴子倒掛樹枝上靜止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樹枝對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猴子對樹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猴子對樹枝的拉力和樹枝對猴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樹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下列說明中正確的是( 。
A.運動物體的慣性比它靜止時的慣性大
B.物體運動得越快,它的慣性就越大
C.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
D.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小明堅持騎自行車上學.
(1)已知自行車的質(zhì)量是20kg,小明的質(zhì)量為50kg,則小明騎自行車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力為多大?
(2)某次小明騎車上學用時10min,小明家距學校3000m,求小明騎車的平均速度.
(3)騎車過車中,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捏閘剎車,車停下來的快慢不同.剎車時捏閘剎用力越大,自行車就停得越急,請說明其中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同學用如圖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投影儀成像利用了這一規(guī)律
C.向右適當移動凸透鏡,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向右適當移動蠟燭,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天花板上的電燈所受的重力大小為8N,電線對它的拉力為8N,這兩個力互相平衡力,電燈處于平衡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學習“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時,我們曾追隨著物理學家的足跡,設計過這樣的“斜面”實驗:
(1)請在圖中畫出小車所受力的示意圖.
(2)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是因為小車在水平面運動時,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小車相當于只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
(3)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先后滑到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其中讓小車運動狀態(tài)最難改變的是木板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有A、B、C三個規(guī)格不同的燈泡,A燈標有“220V,40W”的字樣,B燈標有“36V  40W”的字樣,C燈標有“110V  40W”的字樣,各自在額定電壓下發(fā)光,則它們的亮度相同,其中通過B燈的電流最大,A燈的電阻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一個圖釘帽的面積是0.8cm2,圖釘尖的面積是5×10-4cm2,手指用20N的壓力把圖釘按壓在墻上,則手指受到的壓強是2.5×105Pa.墻受到的壓強是4×108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