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寫出測量空玻璃瓶容積的方法.
器材:水,量筒.
步驟:①將玻璃瓶裝滿水;②將玻璃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的體積.

分析 要求玻璃瓶的容積,可以在玻璃瓶中倒?jié)M水,再將這些水倒入量筒,讀出水的體積.

解答 解:
器材:水,量筒;
步驟:①將玻璃瓶裝滿水;
②將玻璃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的體積.玻璃瓶的容積就等于量筒中水的體積.
故答案為:
水,量筒;
①將玻璃瓶裝滿水;②將玻璃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的體積.

點評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自己選擇器材,自己設計方法,答案比較開放,方法比較開放,答案不唯一,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拓展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謝敏同學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電阻R1的阻值(約9Ω),電源選用兩節(jié)干電池.

(1)連接電路前開關要斷開,滑片應移到最右端.
(2)該同學檢查電路連接正確,合上開關,可是無論怎樣移動滑片,電壓表示數(shù)總為3V不變,你認為發(fā)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R1斷路.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將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時,兩表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R=10Ω.你認為這個結果可靠嗎請說明理由不可靠,應多次測量減少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電功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根據(jù)P=$\frac{w}{t}$,消耗電能越多,電功率越大
B.根據(jù)P=IU,同一導體通過的電流越大,電功率越大
C.根據(jù)P=I2R,電阻越大,電功率越大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在遠洋輪船的船舷上,都漆著幾條“載重線”俗稱“吃水線”,輪船滿載時,水面不能超過規(guī)定的“載重線”如圖所示為一艘遠洋輪船及載重線的示意圖,其中“W”“S”是大西洋、印度洋的載重線,則標有“S”的是印度洋的載重線,當輪船由北大西洋駛向印度洋時,輪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提示:大西洋的密度比印度洋的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1,處于主光軸上的物體AB經(jīng)凸透鏡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請你根據(jù)圖中所給的條件畫出凸透鏡,并確定焦點F的位置.
(2)如圖2,用滑輪組提升物體,請畫出最省力的繩子繞法.
(3)如圖3,在公路上行駛關閉發(fā)動機后的汽車,請畫出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為了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金屬塊、木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

第一小組:探究金屬塊的下沉條件.實驗中,他們用兩種方法測量了物體受到的浮力:
方法1:稱重法.測量過程及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空氣中金屬塊的重力為2.2N,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0.2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測量過程與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讀出排開水的體積為20毫升,根據(jù)F=GVg可計算出浮力為0.2N.
第二小組:探究木塊上浮的條件.要測量木塊浸沒時的浮力,你準備選用上述兩方法中的方法2(1/2),并簡要說明操作中還應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小麗等同學探究聲是怎樣產(chǎn)生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當小麗同學用小錘敲擊音叉的時候,既能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又能觀察到乒乓球多次彈開,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是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種思維方法叫做轉換法(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或“類比法”).
(3)若實驗過程中小麗同學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根據(jù)發(fā)生的現(xiàn)象,你又可得出結論:聲音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是小汽車上坡時的示意圖,已知車總重2×104N,請在圖中作出小汽車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把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幾乎聽不到鬧鈴聲,這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