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河南模擬)對圖中光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分析:(1)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可以分解成七種色光,所以太陽光是復色光,而七種色光混合后成為白光;
(2)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3)光在同種均勻物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4)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來工作的.
解答:解:A、光的色散現(xiàn)象表明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該選項說法正確;
B、天鵝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日晷”是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制成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投影儀是根據(jù)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原理制成的,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色散以及凸透鏡成像的應用,屬于光學中的基礎(chǔ)知識,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內(nèi)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河南模擬)被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也進了景區(qū),成為另一道風景.觀察圖可知:它的腳掌很大,通過
增大受力面積
增大受力面積
,減小了對地的壓強,從而可以在松軟的沙地里行走如飛.一頭質(zhì)量為6×103kg的駱駝,每只腳掌的面積為600cm2,它四腳著地時對地面的壓強為
2.5×105
2.5×105
Pa.(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河南模擬)在學習光的折射時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質(zhì)的分界面發(fā)生折射時有什么規(guī)律呢?為了研究這個問題,他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如下實驗:讓一聚光手電筒射出的光束從水斜射入玻璃,再從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氣中,其光路如圖所示.仔細觀察圖中的光路,小明發(fā)現(xiàn)光線進入不同介質(zhì)時,折射程度是不同的.由此現(xiàn)象,結(jié)合所學光學知識,小明推測:視力正常的人進入水中時,將不能正常觀察物體.正常的眼睛會變成
遠視眼
遠視眼
(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所以游泳時所戴的眼鏡實質(zhì)上是一個
凸透鏡
凸透鏡
(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河南模擬)如圖所示是天安門廣場上莊嚴的升旗儀式.旗桿頂端裝有一個定滑輪,如果國旗的質(zhì)量是1000g,上升20m,向下的拉力是12.5N,則該裝置的機械效率
80%
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河南模擬)如圖所示,是四根高壓輸電線上的一個裝置,根據(jù)你的思考該裝置應該屬于
導體
導體
(填“導體”或“絕緣體”),利用這個裝置把四根導線固定起來,相當于
增大
增大
(填“增大”或“減小”)輸電導線的
橫截面積
橫截面積
,從而可以減少輸電線上電能的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河南模擬)人類發(fā)展歷史告訴我們,用火是繼石器制作之后,在人類獲取自由的征途上又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它開創(chuàng)了人類進一步征服自然的新紀元.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鉆孔和磨制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們發(fā)明了摩擦的人工取火方法,如圖所示.摩擦的人工取火方法,是利用
做功
做功
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