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83200  183208  183214  183218  183224  183226  183230  183236  183238  183244  183250  183254  183256  183260  183266  183268  183274  183278  183280  183284  183286  183290  183292  183294  183295  183296  183298  183299  183300  183302  183304  183308  183310  183314  183316  183320  183326  183328  183334  183338  183340  183344  183350  183356  183358  183364  183368  183370  183376  183380  183386  183394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工人用如圖的裝置將貨物裝到高度為1.2m的農(nóng)用車上,貨物的重是400N,求:
(1)吊起貨物工人所要做的有用功;
(2)如果工人用500N拉力,用10s的時間將貨物吊到農(nóng)用車上,他的總功率多大?
(3)這個裝置的機械效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楊帆同學在做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時,沿水平桌面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棉布、木板、玻璃)裝置如圖所示,讓小車先后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觀察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她的實驗記錄如下:
物體表面表面狀況小車運動的距離/cm
棉布粗糙20
木板較光滑45
玻璃光滑76
根據(jù)楊帆同學的實驗記錄,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而小車受到的阻力越。纱送评恚绻\動物體不受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的運動不需要(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讓小車一相同速度分別滑上三種“路面”記下小車停下的位置,測出小車在水平“路面”上運動的路程,并記入下表.
實驗序號“路面”材料小車運動的路程(cm)
1棉布40
2木板70
3玻璃110
(1)要想讓小車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
(2)通過比較小車在水平路面滑動距離,可以判斷出小車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如果有一種“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則小車運動的路程將大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運動的路程;
(4)設想小車在絕對光滑的水平“路面”上運動,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車將一直運動下去(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5)本實驗采用了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紅和小明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小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要求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此時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否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等于摩擦力.
(2)在甲圖示數(shù)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4N,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
(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結論: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4)比較甲、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結論:當壓力大小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為某同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裝置.該同學先后三次將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別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塊,使其沿斜面向下運動,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觀察木塊運動的距離,從而得出力和運動的關系.
(1)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不要求解釋錯誤的原因)小車要從靜止開始釋放(或不能用力推小車).
(2)為什么三次實驗要在同一高度釋放小車?答:為了讓小車滑到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3)更正錯誤后進行實驗,從實驗中觀察到,隨著摩擦力的逐漸減小,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逐漸變長;由于實驗中摩擦力不可能為零,所以不可能觀察到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的情形.
(4)在上述實驗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可以推測:如果摩擦力減小為零,水平面足夠長,那木塊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減小,也不增加,運動方向也不發(fā)生變化,木塊將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用排水法可以測出礦石密度.先向量筒倒入適量的水,如圖甲所示,再將小空瓶放入量筒內(nèi),然后將小礦石放入該空瓶中,穩(wěn)定后量筒中的水面高度分別如圖乙、圖丙所示.最后將小空瓶從量筒中拿出,讓小礦石沉入量筒底.如圖丁所示,則:
(1)量筒中有50mL的水.
(2)按圖甲和圖乙的操作,可測出小空瓶的重力,其值為0.1N.
(3)礦石的密度為多少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1)圖乙所示的溫度計示數(shù)為95℃
(2)給誰加熱的過程中,出現(xiàn)如圖丙的現(xiàn)象,是在沸騰前(填“前”或“中”);杯中的氣泡是水蒸氣(填“空氣”或“水蒸氣”),這些氣泡在上浮的過程中越來越小,說明杯中底部的水溫>上部的水溫(填“>”“<”或“=”).
(3)圖丁是根據(jù)實驗記錄繪制的沸騰圖象,則水的沸點為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是一個檢測天然氣泄漏的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氣敏電阻,其阻值隨天然氣濃度增大而減。斕烊粴庑孤⿻r,則( 。
A.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B.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
C.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D.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為了研究固體的熔化以及液體的沸騰規(guī)律,小曉用一穩(wěn)定的熱源對一定量的冰加熱,使之熔化成水直到沸騰,并繪制了如圖甲所示的圖象.

(1)如圖象甲可知冰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BC段物質(zhì)的狀態(tài)是固液共存.
(2)第26min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水的沸點是96℃,此時的大氣壓強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標準大氣壓.
(3)在第16min時,小曉觀察到水中出現(xiàn)了氣泡,此時氣泡的情形應是圖丙所示中的b(選填“a”或“b”).
(4)小曉觀察圖象發(fā)現(xiàn)固態(tài)冰從-20℃升高到0℃用了2min,而水從0℃升高到20℃用了4min,由此可知水的比熱容與冰的比熱容之比c:c=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式,把同樣一桶建筑材料從一樓提升至二樓.若滑輪的重力小于那桶建筑材料的重力,則更省力的是甲;機械效率較高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